教育|窦桂梅:听课、评课、写课的专业管理!( 二 )


想必都不是 , 老师在经历了40分钟的忐忑之后 , 一定希望能够从管理者那里得到一些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 。
那么 ,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得到听课后的收获?用哪种方式传递这样的收获更加恰当?如何帮助教师因我们的听课 , 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高?这 , 都是我们听课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
管理者 , 尤其教学管理者 , 其工作性质不应停留在一个“吆喝型”的管理者身份上 , 还应定位为专家性质的引领者的身份上——这对我们负责教学的人来说 , 真的不容易 。 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 , 也更应提倡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 。
试想 , 一位长期脱离教学一线的校长 , 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如何为教师 , 尤其为年轻教师示范?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 , 是教师成长的平台 , 也是校长成长的阵地 。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 , 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 , 对于本学期的听课计划应当是非常明确的 , 听哪些学科的课 , 听哪些老师的课 , 这些都不应该是盲目的 。 究竟怎么样听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看你从哪个角度出发 。
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 ,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 , 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 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
因此 , 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 也应该是主管教学的干部的工作重心 。 我们要考虑听什么课 。
我们还可以从教师的教育背景上将教师划分为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未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 , 针对存在这样差异的老师考虑听什么课 。
再从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 , 对新教师而言 , 听其是否入门 , 听其重难点是否得以突破;听有研究能力的教师的课 , 就要看他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 。
但由于工作精力有限 , 再加上事务、会议那么多 , 听的计划总赶不上听不成的变化 。
怎样改变听的方式 , 如何让听课者与上课者达成心灵的共鸣 , 如何带动更多老师自愿听课 , 这是我这几年经常思考 , 并努力尝试实践的课题 。
因此 , 上个学期 , 围绕听课 , 我依据年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学科分类等条件 , 精心选择了几十位老师的课 , 认真聆听 , 写下“捉虫”或称“课堂拣金”的文章21篇 。
当然 , 写是有针对性的 , 是为了教学中的有心人能够借此举一反三的 。
【教育|窦桂梅:听课、评课、写课的专业管理!】这当中有写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的 , 有写给已经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 , 有写给个人发展进入高原期的 , 有针对语文讲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 , 还有针对其他学科的 , 如《数学 , 要眉清目秀》《一堂科学课好在哪儿》《向有氧的教室走去》 。
用文字及时记录听课的点滴感受 , 让流过耳畔的声音变成白纸黑字的印记 , 对于自己是梳理的过程、成长的足迹 , 提供给上课的老师 , 则又成了额外的收获、珍贵的资源 。
此外 , 上学期 , 我还与语文老师们一起同备同上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
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 , 我们提出了“共读、共教、共评” , 甚至“共写”的口号 。
结合教材的《三打白骨精》以及《三借芭蕉扇》等课文 , 我们开展了全面开花的轰轰烈烈的听课活动 。
暑假我要求老师们精读《西游记》原著 。 开学后 , 让他们听专家的专题讲座 , 听我给教师的文本解读 , 然后所有语文教师共同备课写教案 。 接下来 , 就是大面积的听课 。
这样一来 , 每一位走进课堂听课的教师 , 不再是旁观者 , 而是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执行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