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2021,教师的“在读”与“爱读”

2021年接近尾声 , 在这一年里 , 教师们在读什么书 , 爱读什么书 , 是引人探寻的问题 。 因为“在读”往往能反映教师当下的阅读状态和内在阅读需要 ,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工作现状尤其是职业发展状态;“爱读” , 则能窥见教师阅读趣味和发展需求 。
数据背后:教师作为“在读者”和“爱读者”
读书本是私事 , 是个体差异极大的事情 , 而且阅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阅读过程和结果很难量化 , 但是针对教师这一庞大群体整体阅读状况的数据分析 , 还是能够看出某些趋势和特点 。
教师“在读”与“爱读”基本状况:
大夏书系“2021教师阅读状况”调查
11月中下旬 , 大夏书系团队就2021年度教师在读的书、最爱读的书、同事间的读书氛围、“双减”对读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 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苏州、甘肃、厦门、郑州、昆明、东莞、江阴共12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共计406位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参与了问卷调查 , 7位校长、局长参与了电话访谈 。 本次调查起意于大夏书系2022年新选题规划 , 起初只想做小范围内的非正规民调 , 所以问卷设计、取样并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学要求进行 。 但回收问卷时发现 , 数据虽然生硬 , 却能相对直观地说明问题 。
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 有几个发现:(1)教师们阅读趣味广泛 , 涉猎的阅读主题几乎涵盖市场上大部分品类 。 问卷显示 , 在教育通识类 , 教师们最感兴趣的三种主题分别是学习科学(如《可见的学习与深度学习:最大化学生的技能、意志力和兴奋感》《做学习的主人:学校变革中的学生参与式评价》)、脑神经科学(如《教育与脑神经科学》《教育变革:利用脑科学改善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心理学(如《儿童教育心理学:阿德勒写给孩子的“自卑与超越”》《心理抚养》) 。 (2)各学段教师“博览群书”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幼儿园 , 也就是说 , 小学和初中教师看书的品类和数量最多 。 (3)教育通识、学科教学、心理类图书 , 位居教师“在读”前三名 。 尤其是幼儿园、小学教师 , 几乎100%在阅读教育通识类、学科教学类图书 。 (4)中学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看书更“杂” , 几乎平均分布于各类图书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个调查中还涵盖了许多无法用上述数据分析的方式来呈现的内容:(1)超过九成的教师表示自己属于需要型阅读 , 会精读、重读的书集中在工作需要(如学科教学、班级管理、青春期孩子心理)、专业进阶需要(职称评定、在职继续教育)、生活需要(心理学、育儿) , 而对“非刚需”的其他品类图书 , 阅读的广泛度和坚持性都相对欠缺 。 (2)阅读共同体(如教师读书会)对阅读有较强的引领性 , 很多教师表示从阅读共同体获益 , 更多教师盼望能加入该类组织 。 有组织、有规律的读书活动可以极大地推动教师读书 。 成都泡桐树小学的张凌博老师认为学校组织的“桐下读吧”教师读书会对自己助益颇大——“意义不在于真正读了多少书 , 也不在于哪本书给到了具体的方法论 , 而在于赋予了读书这件事的仪式感 , 让人时常想起在冗杂和繁忙的工作背后 , 可以把‘捧起一本书’作为一件认真的事情来对待 。 ”(3)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双减”并不影响自己的阅读选择 , 自己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时间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 406位答卷教师和教研员中 , 只有9位表示“双减”带来的工作量增加、个人时间减少影响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