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东海县教育学会网刊《学会·校 本 研 修 》( 五 )


3.语言与心理的暗示
老师应当从学生习惯的目光表情来观察学生 , 去猜准学生 , 虽有夸张但心理学中对孩子的讲解很适用 。 认可是一个人的心底需求 , 尤其是孩子 , 无论孩子怎么样 , 认可的力量可以让不可能变可能 。 小胖墩式的学困生达成了动作 , 被帮的孩子亦达成 , 其中一个孩子在练习中不停地翻 , 佷歪很努力 , 仅因为老师的摸头顺带一句“你可以的!” , 很平常的认可 , 让孩子达成后笑了 , 那种笑是他一辈子的 。 小胖子的勤练是心理上对自己成功的认可 , 形成内驱力 , 让其喜欢体育课 。 老是说孩子小 , 其实孩子的想法并不比我们成人显得幼稚 。 课中孩子表达出了“他没翻得直”“要卷”的想法 , 本该老师给出判断的评价 , 由学生说出 , 他们通过动作的练习 , 也有自身的正确判断与认知评价 。
4.课中遗留问题的思考
想融入学生 , 我其实想当他们的一员 , “疯一样地玩”是我这位老师要说的话 , 课中多给孩子说话 , 孩子会更入心 。 突破自己以往的想法 , 体操滚翻类的课达成 , 我该进一步去做什么 , 我要试一试 , 万事躬行与实践 , 方可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 课堂是学生的主场 , 孩子比我想象的更理解一切他所看到的现象 , 我们一直在给他们灌输我们成人的固有思想 , 是不妥的 , 需要切换角度去看待问题 , 并从儿童的角度去发现解决课中问题 , 真正让教学发声 , 生成学生自我 。 (2020年11月2日 , 连云港市中小学体育“百位名师百节好课百乡行”展示活动公开课课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学反思
石湖中心小学 孙杰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分散于各个年级 , 从最初的画图、列表到一一列举、倒推 , 到现在的假设 ,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版块的教学整体呈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渐变趋势 。 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领会假设的策略 , 初步学会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接替思路 , 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 这都是我们要从认识与实践层面予以思考的 。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感受策略的必要性 , 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
例2情境的出示 , 学生感受到新问题的复杂性 , 自觉产生了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的意识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 《数学课程标准》注重解决现实性问题 , 把数的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 这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相比 , 有了根本的改变 。 学生的应用意识表现在:“面对实际问题时 , 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以 ,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 , 首先要明确一个认识问题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为主 , 而不是以引导学生掌握“策略”为主 。 因此 ,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策略意识”方面 , 而“策略”及其学习过程应成为发展学生“策略意识”的途径和载体 , 所以 , 只有在具体的认识和使用“策略”的过程中 , 学生的“策略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和强化 。
2.引导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 。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这一课 , 主要是让学生经历3个层次:体会 “为什么要假设?”;掌握“怎样假设?”; 理解“换了之后怎么样?” 。 例2主要让学生产生假设的需求 , 并探索假设的方法;以及理解假设后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 整节课 , 并不在乎学生能否独立运用策略解决多少个实际问题 , 而是要学生体验每一策略的形成过程 。 所以 , 在这节课上我注重让学生说想法 , 说假设的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