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谈写作时,我们在谈什么

对许多教师来说 , 写作是困难的 。 那么 , 同在一线却写作出书的教师怎样看待写作 , 他们用什么时间写作?出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2021年我们访谈了一线教师、大学教授以及资深出版人共32位 , 一起深入写作本身 , 共同面对写作中的难点、痛点 。 本期让我们一起回望这一年——
————————————————
“没时间写”“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还没有着手写作的教师大概总有自己的理由;“写不好”“写了很多年也没能发表” , 已经着手写作的教师也面临许多问题 。 写作真的这么难吗?
叶圣陶在《写作常谈》中说:“思想不能空无依傍 , 思想依傍语言 。 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 , 如果说出来 , 就是语言 , 如果写出来 , 就是文字 。 ”
在教学实践中 , 教师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这一首要工具 。 课上教学、课下谈心 , 甚至与同事交流都离不开语言 。 能够使用语言便能够使用文字 , 因为写作就是用笔说话 。
几乎所有教师都可以在教育实践中获得一些经验 , 只不过这些经验往往是以小改进、小创造、小成果的形式存在 。 这些小收获就像是散落在人生旅途中的珍珠 , 需要用建设的方式制作成漂亮的珍珠塔 。 而写作就是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经验 , 通过设计、组装和优化 , 增加新内容、充实新知识、创立新结构 , 实现从“散落的珍珠”到“宏伟的珍珠塔”的嬗变 。
当教师开始尝试写作 , 就是在尝试思考 , 那些在教学实践中散落的思想珍珠就会滚动起来 , 凝结成塔 , 从而垫高人生的思想高度 。
写作的自由
有一位年轻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并不想成名成家 , 只想认真工作 , 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 写作对一线教师来说就是一件奢侈品 , 华丽而不实用 。
确实 , 是否进行写作并不是判断一个好教师的标准 , 而是教师的自由选择 。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看来 , 比写作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和改革的做法 。 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改革的做法之后 , 教师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写出或讲出自己的教育改革想法和做法 , 形成自己的教育故事 , 让他人看见或听见 。 二是不写和不讲自己的教育故事 , 让自己成为一个只做不说的人 。 不少好教师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守护学生 , 默默无闻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 相反 , 如果某个教师发表大量的文章甚至著作等身 , 但无心守护学生 , 无心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 这样的老师反而不如默默无闻守护学生的老师 。
在此意义上 , 不管教师是否选择写作 , 都无碍于其成长 。 但成长的进程是否会受到影响?
“当然会受到影响 。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曹勇军说 , “写作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 要在实践中通过反身性思考萃取经验、生成策略、构建自我 。 一个教师如果不写作——这个写作是广义的表达 , 包括做课题、上公开课等——就无法获得丰富、独特的实践性知识 , 专业发展难有大的发展 。 即便是在写作教学上看 , 有点写作经验的教师也更具有专业优势 , 更能发现学生写作的潜质和进步 , 对学生写作的困难更具同理心 。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员王维审将教师的教育人生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活在当下 , 所有的努力仅是为了眼前和脚下 , 在行动上只做明显有用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 , 生活得具体而实在;二是追求诗和远方 , 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功、舒适和安逸 , 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 可以自觉、主动地追求自我突破 。 无论是具体而现实的人生 , 还是高远而诗意的人生 , 要想实现“过好”的标准就要有教育写作的参与 , 让教育生活不断趋向好的方向和未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