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个人发展模式?( 三 )


底层能力下沉
“底层能力下沉”的意思是 , 当一位员工在一个更为先进 , 更为专业的公司或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 , 已经系统化掌握了其精髓时 , 考虑换一个平台 , 下沉到一个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公司或行业中 , 用自己所收获的专业知识、经验和底层能力为这些公司或行业赋能 , 贡献自己的力量 。
具有强大的落地能力时 , 下沉到其他行业或者不同性质的企业中 , 为其高维赋能 。
以外企下沉至创业公司为例 , 这是一种体系和专业层面的下沉 , 更是一种底层能力和文化层面的下沉 。
一般情况下 , 大型外企拥有完善的体系流程 , 这是不可否认的 , 每个人都在这个体系流程中各司其职 , 让自己打磨成一个垂直领域的专家 。
在大型外企中 , 每一个个体也都可以认为是螺丝钉 , 只要能够很好完成自己的任务 , 其实就算是一种成功 , 但不好的一面是 , 我们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常是一种“只见树木 , 不见树林”的尴尬状态 , 我们知道自己每天干了什么 , 但并不清楚这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 这些工作的输出在组织架构和公司业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
当然 , 对于那些对自身发展有要求的人而言 , 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工作或生活 , 他们一定会想办法逃离这样的舒适区 , 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发展路径就区分开来了 。
有的员工会决定继续在外企发展 ,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团队主管 , 甚至是高层领导 , 这时的我们早已不是先前的“螺丝钉员工” , 而是有了更为宽广的“鹰眼” , 能够从更高的视角看到了一定的全景 , 包括全球化的管理视野 , 专业的流程搭建、系统化的工作组织等 , 除此之外 , 还具备强大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 在组织的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游刃有余 。



这个时候 , 可以认为是一个自身相对成熟的时候 , 也有许多人在考虑更多机会 , 希望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 其中一部分就会从外企走出 , 以更高的身份加入发展势头迅猛的创业企业 , 甚至自己开办了创业公司 。
在这过程中 , 有些人成功了 , 有些人失败了 , 我们时常也会看到 , 不少在外企摸爬滚打了多年之后 , 被一些创业公司寄予厚望 , 花重金邀请其加盟 , 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试用 , 发现无法达到公司的期望 。 有些人会有疑惑 , 为什么我之前所掌握的这些全球化视角和这些经验就是不接地气 , 或者就是不能被目前的创业团队所接受呢?
我的答案是 , 这种失败一般是一种高层级的“内卷”导致的 , 只要到达了一定的职位 , 外企的专业流程和全球视角是能够获得的 , 但如果我们将视野仅限于此 , 甚至于将原有的流程和方式照搬的创业公司 , 那么这就相当于是一种赌博 , 失败和成功的可能都有 , 但失败的可能性永远是最高的 。



很多时候 , 决定我们是否能够成功下沉的是我们的底层能力 , 也就是多专多能发展的核心平台 , 底层能力真正强大了 , 无论如何下沉 , 下沉到哪里 , 都能够如鱼得水 , 比如 , 基于同理心 , 从外部客户和员工的需求出发 , 制定出一些更为接地气的政策 , 设计出更为接地气的产品和方案 , 而没有同理心的话 , 将会处处碰壁 。
最后
这里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 , 我们应该选择这样的发展模式 。 我的答案是 , 先将自己成为一个多专多能的超级单兵 , 成为一位无冕之王 , 有团队时自己带领团队达成目标 , 无团队时自己一个人也能达到目标 ,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 , 或是创建自己的事业 , 或是将自己的“斜杠”做得更为有声有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