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线教师怎么做高品质的研究?( 二 )


所谓的研究 , 侧重于梳理 。 一个真实的问题 , 其他人在这个领域走了多远?有哪些成果可以借鉴?研究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 , 把问题的理解再向前推进 。
所谓的审辨 , 侧重于辨析 。 是非对错 , 要明辨清楚 。 研究要充分地占有优质资源 , 审辨要用核心概念来辨析理解 , 同时对逻辑有较高的要求 。
目前的问题在于 , 一线教师并没有研究的习惯 , 往往只有在写论文、做课题的时候 , 被迫地进行研究 , 而没有把研究与审辨 , 当成日常的一种深度工作习惯 。
当成深度工作习惯有两种含义:一是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 具有了研究与审辨的性质;二是一旦开展明确的研究 , 拥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与路径 。
所以 , 让日常的教育教学具有研究与审辨的性质 , 是提升一线教师研究能力的基础;而经常进行的深度研究 , 则是关于研究与审辨能力的刻意练习 。
在这个过程中 , 教师就会形成一系列习惯 , 解决与研究相关的一组常见问题 , 例如:
1. 与工作高相关的领域的前沿成果是什么?有没有日常的追踪?通过何种途径去追踪?
2. 我们通常会通过哪些手段去搜索资源?到哪些网站去搜索有价值的资源?怎么才能够又快速又准确地找到高价值的资源?
3. 我们用哪些常用的框架、概念、标准或者逻辑系统 , 去判断资源的真伪或者价值?
4. 我们如何对资源进行分类、比较、综述?在这方面有哪些成熟的技巧与框架?
5. 我们如何搭建研究报告的框架?梳理研究报告框架中的因果关系 , 确保经得起推敲检验?
6. 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 , 我们如何让研究报告具有实用性、可读性 , 甚至具备一定的个人风格?
研究与审辨的习惯 , 本质上是“道路建设” 。 举个例子 , 假如我要上几节关于《水浒传》的整本书共读课 , 我会怎么做?
我可能会先找三五篇“水浒传研究综述” , 交叉比较确定一个论文、书籍、研究者以及核心主题的清单 , 把它作为研究的起点 。 再结合课程的需要 , 确定这几节课要涉及到的主题 , 然后围绕着主题缩小范围 , 阅读精华研究材料 , 形成我的结论或主题 , 再扩大范围 , 围绕着主题进行研究 , 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
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 , 是相对稳定或轻车熟路的 , 这是一个基础 。 在这个基础上 , 再去拓展研究与审辨的范围 , 不断地纳入一些新鲜但有价值的元素 。
显然 , 研究不是一次完成的 , 而是一种日常练习 。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 , 关于大主题或经典课文或经典作家 , 展开研究与审辨是必要的;对于数学老师来说 , 关于重大概念或模型的研究与审辨 , 也是重要的 。 其他学科老师亦然 。
如果说 , 研究与审辨是一种思维习惯 , 形式习惯或者说工作习惯 , 那么 , 专业的观念工具则是一种实体工具 。 研究与审辨 , 可以理解为一套程序 , 就像道路 。 但是 , 观念工具就像交通工具 , 决定你是用步行、开车前往、坐高铁还是搭乘飞机 。
专业的观念工具 , 教师研究的实体工具
大量的一线研究 , 成为资料的堆砌或经验性概括 , 核心原因 , 是缺乏强有力的工具 , 将碎片化的经验整合成反思下的秩序化的洞见 。
以语文教学为例 , 如果没有关于读写能力的相关知识或核心概念 , 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千姿百态的阅读实践 , 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 一年级的学生适合学古诗吗?三年级的学生适合读《草房子》吗?如何设计《丑小鸭》的共读?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吗?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