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高中二年级实用语文人教版教案上册( 五 )


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
①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
②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
③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铦(于)”、“非抗(于)”和“非及” 。(“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蓄势 。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 。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
⑥“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
⑦“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
⑧“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
6.总结全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特别是第5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 。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 。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这种对史实进行对比、评论,从中引出教益,以匡时政之弊的写法,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极具有说服力,值得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对比,从爵位的高下、实力的强弱、地盘的大小、胜负的趋势几个方面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赂敌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
(2)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
本文运用了反复对比的论证手法 。
强大统一的秦帝国从它强盛的峰端,一下子跌落到尘埃,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正是这种对比,给读者以极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引发人们去思考,去寻求答案:秦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结论 。对比在四个方面展开: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使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得到极尽显现 。其结构的宏伟,气势的磅礴,使结论的推出分外有力 。
仅以课文第五层为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九国之军比,从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和山东之国“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不可同年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换句话说,就是陈涉<九国<秦朝,却最终_了秦朝 。这样对比,激起读者急切地追寻原因,也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 。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 。
(3)文章的语言特色 。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 。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 。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异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的姊妹篇 。
就文章的体裁来说,两文同属历史评论 。一评秦国灭亡的缘由,一评六国破灭的原因 。就文章的主旨来说,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勿重蹈覆辙,悲剧重演 。就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说,两文均采用了评述结合 。这是两文的相同之处,但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结构安排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是史评,同属议论文,但两文的论证结构安排却不同 。《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 。《过秦论》第一大段详细具体而又简洁生动地记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亡的过程;第二大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国论》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大段运用韩、魏、楚赂秦而亡,齐、燕、赵因它国赂秦而亡的具体事实,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