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三 )


16、送灾难
送灾难 , 是古时流行于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民俗 , 该民俗主旨是驱邪、消灾 。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 , 泼洒于道 , 称为“送灾难” 。另有形式为 , 从社境庙宇迎接行身神像出巡游境 , 寓意神明降落民间 , 巡视乡里 , 保佑合境平安;道公佬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
17、薰苍术
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 , 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 , 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 , 燃烧后产生的薄烟 , 不仅会散发出清香 , 还可以驱赶蚊虫 , 令人神清气爽 。
18、斗草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 , 於端午日外出 , 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 , 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 。起源无考 , 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 。斗草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 , 多者为赢 , 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 , 捏住相拽 , 断者为输 , 再换一叶相斗 。
19、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 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 一借雄黄以驱毒 , 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 , 又虎为兽中之王 , 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 , 自初一日起 , 取雄黄合酒洒之 , 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 , 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 , 亦可涂抹他处 , 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 , 饮雄黄酒 , 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 , …谓可除病延年 。”
20、佩豆娘
佩豆娘是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 ,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 , 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 , 五日钗头彩胜之制 , 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 , 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 , 八宝群花之类 。
21、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 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 , 所以有了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 , 这五种动物是古时北方盛传的五大毒物 。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 , 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 , 北方古人把端午视为“毒日、恶日”而避之 。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 , 瘟疫易流行 , 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 , 这才让北方古人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
22、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一种民间舞蹈 , 又称“嬉钟馗” 。据悉 , 跳钟馗 , 源自北宋 , 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 , 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 , 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在民间 , “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 , 端午跳钟馗 , 寓意为消除五毒 , 四季平安 , 人寿年丰 。到了清代 , 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 , 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 , 家家都悬钟馗像 , 用以镇宅驱邪 。据传唐明皇开元 , 自骊山讲武回宫 , 疟疾大发 , 梦见二鬼 , 一大一小 ,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 , 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 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 , 捉住小鬼 , 挖掉其眼睛 , 一口吞下;明皇喝问 , 大鬼奏曰:臣姓钟馗 , 即武举不第 , 愿为陛下除妖魔 。明皇醒后 , 疟疾痊愈 , 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 , 通令天下于端午时 , 一律张贴 , 以驱邪魔 。
2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 , 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粽 , 俗称粽子 , 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 , 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 , 形状多样 , 有尖角状、方状等 。其由来久远 , 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传入北方后 , 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 , 称“角黍”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 , 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 , 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端午食粽的风俗 , 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 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