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5篇( 五 )


客体(object)
客体是主体想影响或改变的东西 。任何行为都是要改变或创造某种客体 , 这被称为行为的面向客体性 。行为由于客体的不同而相互区分 。客体既具有自然属性 , 又具有社会/文化属性 。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是某种结果 。也就是说 , 客体的变化蕴含着某种动机或目标 。
团体
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 , 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 。行为主体是这个团体的一个成员 。很多情况下 , 行为是在团体意义发生的 , 行为的动机是属于团体而不是个体的 。对于学生来说 , 团体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等 。
工具
行为理论认为 , 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 。这里工具具有广义的含义 , 包括具体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 。对于学生来说 , 具体的工具可以是语言、笔、纸、教材和认知工具等等 , 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等 。
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 。客体与工具也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个行为系统中 , 某个东西可能是工具 , 但在另一个行为系统中它可能会成为行为的客体了 。
规则
规则是社会水平和团体水平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个体水平的价值观、信仰等等 。规则是行为主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 。行为主体如果不遵守团体的规则就可以被排斥在团体之外 , 但主体的行为又可能会改变团体中的规则 。
劳动分工
在将行为客体转换为某种结果的过程中 , 需要界定团体中的不同成员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 , 这就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将行为的团体与行为的客体联系起来 , 实际上体现了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 。
从行为系统图(见右)可以看出 , 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指向客体的 , 并且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工具作为媒介来完成的 。并且 , 仅具有个体意义的行为是极少见的 , 人类的行为都离不开社会环境 。即 , 行为都具有群体意义 。而个体行为发生的环境成分包括:工具、团体及其规则、劳动分工、行为客体等等 。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 , 它影响着人们对具体行为的理解 。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 , 人们将无法正确解释行为 。
2.行为具有层次结构
行为理论认为 , 行为受动机支配 , 它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每个活动都受目标控制 。活动是有意识的 , 并且不同的活动可能会达到相同的目标 。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来完成的 。操作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目标 , 它只是被用来调整活动以适应环境 。操作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
3.行为的内化和外化体现了行为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辩证统一
行为理论区分内部行为(即心理操作)和外部行为 。它强调如果将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隔离开来进行分析是不能被理解的 , 因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是相互转化的 。外部行为转化为内部行为被称为内化;内部行为转化为外部行为被称为外化 。内化提供了一种手段 , 使人们在不执行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与现实世界进行潜在的交互(如心理模拟、想象、考虑另一个计划等等) 。当内部行为需要被证明或调整 , 或者多个协作者需要协调时 , 常常需要外化过程 。共6页 , 当前第4页123456
4.行为处于发展变化中
人类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 , 行为的构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 , 人类的行为又影响着环境的变化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5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