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5篇( 二 )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 ,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 ,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 ,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 获得成功的体验 ,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4、在他人的指导下 , 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 。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 别人的意见 ,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
3、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 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 鼓励算法多样化 。
5、定期召开学生学法交流会 , 取长补短 , 互相帮助 , 加强对差生的辅导 。
6、多与家长取得联系 , 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两个班 , 92人 , 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 ,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 ,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 , 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 , 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 , 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 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 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 , 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 , 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午米、分米、
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第十一单元总复习 。
三、教学要求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 ,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 能说出各数的名称 , 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 , 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 , 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 认识时、分、秒 ,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 ,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 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 , 体会千米 , 知道分米、毫米 ,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 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 , 感知对称现象 。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 , 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 , 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 , 认识对称现象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