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小年怎么区分 怎么区分大小年( 三 )


高考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就是某个或某些学校的招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 。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数线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 。
由于这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一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再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人们将其称之为“小年” 。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上一年的录取分不高,可能报考的人又多了……如此循环,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起伏十分明显,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 。
问题五:高考大小年 是什么意思啊??(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年啊)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大小年 现象其实有点类似于市场规律 。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参照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别是上一年在当地的分数线 。根据考生普遍的报考心理,如果上一年某高校录取分数特别高,当年考生就会因为担心录取难度增大而改报其他学校,从而导致该校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反之,下一年的考生又会争相填报,抬高其录取分数线 。这就形成高校录取的大小年现象 。但是,大小年现象并非特别明显或者规律,它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如果考生能够正确把握大小年现象,找出规律,就可以再志愿填报中避开高峰(大年),寻找低谷(小年),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使用手册:大小年只能作为志愿填报的“药引”,不可过量,否则会物极必反 。TIP 1. 高校录取过程中是否存在大小年现象,需要考生结合往年录取信息,并综合学校多方情况全面判定,地理位置、学校改名、院校升级等都会成为影响高校录取走势的因素 。而不应该道听途说,凭感觉轻易判断,而判定时,考生也最好研究高校连续3年在当地的录取走势 。TIP 2. 如果能够基本确定高校录取的大小年走势,那么考生就应该对大年和小年,确定不同的报考策略 。遭遇高校录取大年时,应该审时度势,确定自己的报考行为:即至少利用三年以上的学校录取平均分,确定学校的录取分数曲线变化,避开“大年”,找准“小年”使自己能够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TIP 3. 把握大小年现象能给考生志愿填报带来意外,但它也不是确保被录取的灵丹妙药 。很多时候运用大小年现象报考,不能收到两全其美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只能保证学校无法保证专业的“幸运”罢了,因为好的专业都在第一志愿被考分较高的考生占有了 。所以运用大小年现象报考,只能勉强进入某个学校,而专业大多只能是相对冷门的专业了,这对特别向往某所学校的考生比较适用 。TIP 4. 高校录取中的“大小年”情况,有时并非呈规律性变化,即上一年是“小年”的话,而下一年未必会出现“大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时甚至会出现连续两个“大年”或“小年” 。此外,并非每所学校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也未必同一所高校在每个省都出现大小年现象 。尤其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每年报考人数很多,录取分数也很高,录取中就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即使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省的录取情况不同,是否出现大小年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考生必须至少研究三年高校录取情况才能有大致判断 。TIP 5. 大小年现象最好用来选择保底志愿,最重要的是把第一志愿的文章做好 。2005年江苏文科考生晓艳,高考573分,高出当年一本线13分 。其实早在考前晓艳和父母就决定不管成绩如何,一律只考虑省内院校,而晓艳也对南京师范大学情有独衷 。经过查询,2004年南师录取最低分575分,与当年一本线持平,而自己今年比一本线高13分,通过这样的比较,晓艳觉得自己报南师绰绰有余 。可是正当她要将南师作为第一志愿时,班主任的一席话惊醒了陶醉在喜悦中的晓艳 。“若按去年的情况以你可以报南师,但录取形势每年都不一样 。你是复读生,尽量不要去冒险,要求稳妥,能走尽量走 。”于是晓艳认真查询了南师往年的录取分数,发现学校在录取时的确存在“大小年”现象,而2004年恰好是“小年” 。于是晓艳觉得2005年肯定是“大年”,她最喜欢的法学专业近几年录取分数竟然高出一本线30~40分 。后来她将目光锁定在江南大学上 。认真查阅江南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她惊喜地发现,江南大学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在江苏生的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线持平 。以晓艳高出一本线13分的成绩,报考江南大学是十拿九稳的事,再说......>>
问题六:考研大小年是什么意思1、每个考生要有自己的考研复习节奏,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安排进行复习 。考研大小年是指上一年度的复试分数线较高(低),就会造成下一年度报考人数的变化,从而使下一年度复试分数线降低(提高),俗称大小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