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特点有哪些?( 四 )


1958年由张公瑾补译1844~1950年部分,名为《续泐史--西双版纳近百年大事记》 。该书还有其他详简不同的译本 。
《泐史》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傣族社会历史的许多珍贵资料,是傣族重要的史书类文献 。七、傣族的戏剧 西双版纳境内有泰缅化的歌舞剧,腾龙沿边一带有汉化的傣族戏 。
歌舞剧都在较大的宗教 *** 中演出,例如车里宣慰街每年冬间的赕佛大会,一连三天晚上都有歌舞演出,剧情有历史故事,宗教神话,爱情传奇,而行头化装则千奇百怪,用纸扎成龙、孔雀、龟、鹤、鹿、蚌等,彩画鲜丽 。化装为美女的演员,把纸扎的孔雀分前后两段缠在身上,以两手捉翼而飞 。
化装为青年的演员,把纸鹿缠身上做鹿舞 。大龟则用一个人伏在龟腹内、手脚即龟之四足,龟颈内有一机关;能使 *** 倏而伸长数尺,倏又缩回腹内,引得观众大笑 。
傣戏:傣戏大约有二百年的历史 。较早的剧目有《十二马》、《公孙犁田》、 。
傣族特点
宗教: 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 。
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人占卜治病 。服饰: 女性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
男性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 。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
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 。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 。
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
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 。傣族人认为,吃酸心爽眼亮,助消化,还可以消暑解热;吃甜,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预防肝炎;吃辣,可以开胃口,增食欲,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伤风感冒;吃生的,菜鲜味美,可口舒心 。
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 。特色风味食物有:花类、虫类、各种山茅野菜 。
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 。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一带傣族的竹楼别具风格 。
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 。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 。
语言文字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分布而分别被称为傣语、泰语、老挝语等,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壮侗语族)台语支 。傣族所使用的文字为傣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其字符为傣语字符。
傣文拥有多种方言文字,其中中国境内的傣族使用有四种,即傣泐文(西双版纳傣文)、金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中国境外则有泰文、老挝文等 。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改进,中国境内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丧葬 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 。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
扩展资料: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
1、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2、傣族服饰淡雅美观,男子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通常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将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3、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 。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 。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 。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