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特点有哪些?


傣族的特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1、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
2、傣族人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
3、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 。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 。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 。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
扩展资料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 。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 。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 。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 。“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的特色.
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 。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 。
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 。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
【傣族的特点有哪些?】 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
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 。其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在唐代就已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 。
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 。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 。
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 。
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 。
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 。
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 。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
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
傣族的特色?
傣族的特色服饰 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 。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 。但束发、筒裙和短衫这三样则是相同的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羊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傣族妇女的束发不同于苗、瑶等族的束发,她们是将头发打成发髻顶于脑后,或稍偏于脑的一侧,这种发髻一般不束带,有的仅鹎 梳子或顶块花头巾 。傣族妇女的筒裙,式样象水桶一样,与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长到脚背为特点 。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 。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