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历史( 四 )

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 ,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刻 , 此碑结字宽扁丰厚 , 整齐划一 , 用笔瘦硬有力 , 骨肉雄浑 , 棱角之处方笔森挺 , 可谓斩钉截铁 , 已开北魏切笔之先河 , 但不失秀俊 。
整幅气势浑穆刚劲 , 有茂密丰伟之感 , 近《张迁碑》 , 是汉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
礼器碑
汉代隶书 。
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 故又名《韩敕碑》 , 永寿二年(公元 156年)刻 , 在曲阜孔庙 , 此碑字体工整方纵 , 大小匀称 , 左规右矩 , 法度森严 。
用笔瘦劲刚健 , 轻重富于变化 , 捺脚特别粗壮 , 尖挑出锋十分清晰 , 是汉隶中典型的厚重 , 燕尾极为精彩 。
书势气韵沉静肃穆 , 典雅秀丽 。
翁方纲夸为汉隶中第一 。
此碑对以后唐代楷法的形成影响很大 。
曹全碑
汉代隶书 。
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 ,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 , 1956年藏入陜西博物馆碑林 。
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 , 娟秀清丽 , 结体扁平匀称 , 舒展超逸 , 风致翩翩 , 笔画正行 , 长短兼备 , 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 , 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 , 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 , 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
编辑本段魏晋书法
完成书体演变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 , 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
是篆隶真 王洵《伯远帖》
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 , 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
它们的定型 , 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 , 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 , 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 , 王羲之 。
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 。
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 , 此后历朝历代 , 乃至东邻日本 , 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 。
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 , 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 。
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书 , 有《伯远帖》传世 。
化度寺碑
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
唐李百药撰文 , 欧阳询书 。
碑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 , 楷书35行 , 行书33字 。
原石久佚 。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 , 结构紧密 。
早《九成宫》一年而书 , 故风格极相似 , 但谨严有余舒展不足 。
元赵孟頫评论云:“唐贞观间能书者 , 欧阳率更为最善 , 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
”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 , 认为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 。
赞誉虽嫌过头 , 但可以说明此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 , 欧阳询书 。
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
楷书24行 , 行49字 。
此碑用笔方整 , 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 , 字画的安排紧凑 , 匀称 , 间架开阔稳健 。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 , 瘦硬清寒 , 而神气充腴 , 能令王者屈膝 , 非他刻可方驾也 。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
虞恭公碑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 亦称《温彦博碑》 。
岑文本撰文 , 欧阳询书 ,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 。
楷书36行 , 行 77字 , 碑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碑”十六字 。
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 , 《九成》善小 , 而书法严整 , 不在二碑之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