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素材( 五 )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匀 。实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对比进行研究,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 。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属易燃品 ,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由此看来,本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不管采用哪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使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知识 。
实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锻炼他们设计实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兹举一例,仅供参考:①按照图16.3-1和图16.3-2所示,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组装两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别称取100 g水和砂子,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③记录水和 砂子开始时的温度;④同时对水和砂子加热,记录在加热1 min、2 min、3 min……时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温度 。
本实验的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同组学生互相配合,对实验结果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结论即可 。
(3)分析与论证
学生实验取得数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长短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在描述结论时,初学的学生不一定能做到简洁而准确,只要能大致地将问题表达清楚,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但教师一定要规范描述到“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砂子吸收的热量多” 。
二)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直接给出,但教师要引领学生解析其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 。如为什么要限定“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 ℃”,这是因为比热容是以热量来定义的,而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出现的一个由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教师对概念的表述与单位的教学都要充分估计学生认知的困难,把铺垫和引导做得细一些 。
对于比热容的单位,要结合阅读数据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明确其含义 。因为热量计算公式课标没有要求,教学不必要补充传统教材中的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不引入相关计算,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上 。
通过阅读数据表,要求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会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这里可以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汽车中为什么用水来做冷却剂?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汇报辨析,教师梳理总结 。对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教师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两方面的含义: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热水来取暖 。
三)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①1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热量Q1=4.2×103 J 。
展示问题2: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2=2×4.2×103 J=8.4×103 J 。
展示问题3: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3=50×8.4×103 J=4.2×105 J 。
展示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素材】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 。
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完整的探究应包括哪些过程 。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
3.Q吸=cm(t-t0) 。
4.Q放=cm(t0-t) 。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5
滑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