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化学教案学业水平例文( 五 )


1、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
2、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3、分子间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
4、氢键表示方法:X—H…Y 。
2021高二上册化学教案学业水平例文4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
二、教学对象分析
1、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
2、 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了解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的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
2. 教学的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
2021高二上册化学教案学业水平例文5
知识与技能 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 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难 点 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方法:A、调节PH法 B、加沉淀剂法 C、同离子效应法 D、氧化还原法
(2)原则: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3)意义:物质的检验、提纯及工厂废水的处理等
(4) 不同沉淀方法的应用
1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2 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3 共沉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4 氧化还原法: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除去
2、沉淀的溶解
(1) 酸碱溶解法
(2) 盐溶解法
(3) 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3、沉淀的转化
(1) 方法: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 。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
(2) 实质: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物
教学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