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范文5篇( 五 )


【过渡引导】:今天任务完成了吗?伽利略反驳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后,还想到了什么?还做了哪些?我们刚才反驳了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的观点后,你还想到什么?还想做些什么?
【鼓励】:提得很好!力是矢量,我们能否同时考虑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直接体验一下科学探索的过程:先从最简单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开始研究 。
(二)探究过程(分小组进行)
1、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测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对各方案中的不成熟方面给予说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
【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性实验的参考思路】
①刚才我们随意地画了个合力与分力的草图,称不上力的示意图,更谈不上力的图示,可是,要想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怎样做?
②在哪里画?
③怎样做实验才能直接读取分力及合力大小的数据并且直接把这些力如实地画到白纸上去?(将水桶、弹簧秤等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方案,教师一一作出评价,例如将挂水桶的绳子绕过定滑轮后沿水平方向,然后分别用一只弹簧秤和两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住)④在没有定滑轮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吗?提醒按现有器材如何设计实验,强调根据现有器材进行设计会体现一种实际工作能力,至于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若能利用其它器材进行替代来进行实验,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能力了 。(水桶可以用橡皮条替代)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可在学生画出各力的图示后告一段落 。
5、分析数据、进一步猜想、得出结论:
若有困难则进行引导或暗示:力是矢量,我们进行的是矢量的合成,我们曾学过哪些矢量的合成?我们学过哪些矢量?
分组活动:各自画图进行验证(要求三力画实线、辅助线画虚线)
综合分析:①让某一大组部分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对比在夹角接近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②再让其他组各派一两个小组汇报,对比在夹角较大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三)归纳得出结论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三、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
1、适用条件
是否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各力都可合成?
2、动态分析
当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而夹角变大或变小时,合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其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得出结论:⑴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当夹角为0时,合力有最大值Fmax=F1+F2;
⑵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有最小值Fmin=|F1-F2|
即|F1-F2|F1+F2
3、例题: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 。要求:
⑴先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
⑵能否用计算法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归纳】:求合力的方法有作图法、计算法 。在一些角度特殊的问题中计算法较方便 。
【提醒】:要注意到力是矢量,求大小的同时,还要写出方向,如何表达方向?(一般可用合力与某分力的夹角来表示)
4、多力合成问题规律的拓展应用:
提问:怎样求三个力的合力?多个力呢?
提问:这依据什么?
结合初中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
⑴、当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⑵、当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
一般回答:400N;
可能回答:小于400N
学生回答:做实验
不是
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回答
学生:很想知道合力跟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
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实验参考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 。
[实验原理] 根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
[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 个) 、三角板 。
[实验步骤]
在同一个图中画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准确图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