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六经是指选择题( 二 )


内心怎么样才能真正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 。从而立到不惑 , 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 , 其实我们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 , 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 , 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用加法的 , 其实物质的东西越多 , 人是越容易迷惑的 。
怎么样能到四十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 , 就是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去 。其实我们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 , 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 , 都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 , 当最后这个家摆的像胡同一样时 , 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 , 这就被东西奴役了 , 而且学会减法 , 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 , 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 , 甚至不想挣的钱不受那个委屈了 , 当敢于舍去的时候 , 人才接近真正不惑的状态 。
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啊、打击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 , 而是在这样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 , 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极尽高明之后 , 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 , 真正有过极度的璀璨 , 在你二十的时候 , 三十岁的时候 , 曾经奋发扬厉过 , 那么走过"不惑"的时候才表现为这样一种淡定而从容 。
其实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 , 刚好是要用在为社会所用的时候 , 那么再接下来走到五十岁 , 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叫做知天命 。话音外: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是人们常说命运、命运 , 命中有时终需有 , 命中无时莫强求 。
难道孔子认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听天由命吗?于丹教授认为 , 五十而知天命决不是听天由 。
儒家六经的由来与变迁

六经 , 是春秋时期 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 。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 , 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 , 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 具体的课本被称为“六经” 。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 , 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 , 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从此 , 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 。
所以 , 六经的诞生和演化 , 是离不开孔老先生对他们的不断完善和传播的 。当年 , 三十岁左右的孔子 , 可能是基于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 还有那么一些无奈和生存的需要 , 选择以“传道、授业、解惑”来作为自己立足于社会的本领 。他在《论语》中自述自己是“三十而立”就是指他三十岁时找到了自己的社会定位 , 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开私塾 , 办学堂 。
他在选择给学生教授的内容时 , 就把自己曾经读过也最熟悉的《诗经》、《书经》、《礼经》和《乐经》拿来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 。年少时的孔子 , 在平民学校毕业后 , 由于没有资格进入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大学”继续深造 , 就开始了自己的自学经历 , 据他后来回忆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篇第二) , 就是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便进入自觉的自学阶段 。他自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诗》、《书》、礼、乐等 。所以他成为老师后 , 依然认为这四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于是就把这四类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使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更加丰富 , 以适应春秋时代社会激剧变化的需求 , 应该算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下面继续讲“六经”时 , 大家能看到孔子对这些古籍的重大修改 。
他在坚持教学内容的多科性和全面性的同时 , 依然在寻找其他类科目进行补充和完善 。于是 , 晚年孔子又增设了《易经》和《春秋》 , 与此前教授的“四经”合称“六经” 。应该说 , 这六部书是强烈代表了孔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书籍 。
宗庙
词意探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