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及教学反思文案( 六 )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趣深究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都有所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材的编写也充分地考虑了这一点,设计了课堂、操场、校园等学生熟悉的环境,将所学概念融入其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加深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
(二)重视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和体验,认识长度单位,建立长度观念
1、在操作中认识“毫米”
首先,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并认识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毫米的表象 。其次,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增强感性认识 。最后通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毫米,启发学生列举更多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的感知 。
2、在比较中认识“分米”
首先,在教学“分米的认识”时,注重分米、厘米及米的比较,通过米尺的介绍,认识10厘米的长度,直接向学生介绍10厘米是1分米,从而建立分米的表象 。其次,通过用不同的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强化对分米的直观认识 。最后,让学生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进一步在比较中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 。
3、在体验中感知“千米”
由于“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教材通过加强体验,并借助学生熟知的事物通过推理来认识 。例如,在认识千米时,选用学生熟悉的操场跑道来介绍1千米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如“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400米一圈的跑道,两圈半就是1千米 。”为丰富学生的体验,安排学生实际走100米,感受10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 。同时,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1千米的长度,增强他们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
(三)关注现实情境的创设,认识质量单位
本单元认识的质量单位吨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很难接触,不易直接感受 。因此,教材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集装箱、货运火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大米和小学生的体重等素材,通过推理帮助学生认识1吨有多重 。同时,利用“做一做”中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
(四)加强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为此专门安排了例题,并且在练习中提供了大量的估测活动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地对物体长度或质量进行估测的意识,同时要注意对估测方法的进行指导 。首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计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如:教学“估一估,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时,除了教材中呈现的步行和坐公交车上学的情况外,请家长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接送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其次,针对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最后,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
(五)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列举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内容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即经历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其次,在反思和交流中,要注意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最后,要注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