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 四 )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
教学重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教师: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
(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lkg等) 。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 。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斤、公斤、两等 。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
二、探究讨论,获得方法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 。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对,它们都很轻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
教师板书:克(g) 。
教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教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 。
板书:一枚2分硬币重1克 。
(2)掂一掂,感知1克 。
教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交流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对比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 。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 。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1克的?
教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认识天平
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 。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
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
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 。(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 。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 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 。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
教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 。下面请大家都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
3.认识千克
(1)认识千克 。
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 。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
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 。
教师板书:千克(kg) 。
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教师:对,1千克等于1000克 。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
教师:老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