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数学教学任务个人总结通用( 四 )


2、能在教师指导下 ,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解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系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 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 获得成功的体验 , 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的某些现象 ,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他人的指导下 ,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二、教学存在的不足
1、 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欠缺
《 新课标》指出:教学时 , 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 , 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但是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往往就是学生对于这一知识接受的如何!而现在的小学现行课本常常把基本相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 , 这样一来 ,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不用考虑就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做了 , 这在学习应用题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例如:五年级有男生240人 , 女生的人数想当于男生的7/8 。问:女生有多少人?
对于这道题目 , 如果是在课堂上的话 , 有绝大部分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 因为今天老师所教的就是这处知识点 , 但是 , 一旦放到题目中去 , 他们就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 , 却吃不准 , 就胡乱用乘法或者除法去做 。这样倒也有一半的机会做对了 。
教材的不足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弥补 , 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思维与方法 , 并不只是纯粹地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目要怎么做 , 而是要针对题目让学生了解到底为什么样要这么做 , 了解思路 , 以便让他们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知道怎样去想 ,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思考方法 。
2、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不够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通过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 , 及时地修改自己原定的计划、方案或方法 , 灵活地运用一般的原理、原则 , 不固执己见 , 能够机智地从偏见和谬误中解放出来 。
现在虽然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 , 但是学生的理解现解题方法总是有限的 , 作为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与提醒 。例如五年级有这样一道题:
某车间计划用8小时生产1200个零件 , 结果提前3小时就完成了计划的40% , 照这样计算 , 比计划提前几个小时完成任务 。
解法一:8-1200÷(1200×40%÷3)=1/2
解法二:8-[1200×(1-40%)÷(1200×40%÷3)+3]=1/2
解法三:8-1÷(40%÷3)=1/2
解法四:8-3÷40%=1/2
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 , 他们基本上只会给出第一、二种解法 , 第三、四种解法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 有较多的数学老师认为学生能给出一、二两种解法已经不错了 , 所以对于另外两种解法也就不提了 。但是 , 人认为作为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及时提示学生一下 , 让他们换一个角度想想看 , 也可以提醒学生把问题简单化“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 求这个数” 。这样一来 , 既让学生了解到另一种解题方法又让他们明白可以换一个角度把问题简单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 自己来改编题目 , 扩大他们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 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解决问题 。
三、改进的措施
1、 要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 , 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
①认真钻研教材 , 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 , 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 , 了解教材的结构 , 重点与难点 , 掌握知识的逻辑 , 能运用自如 , 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 , 怎样才能教好 。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 , 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 , 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 ,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