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四 )


5、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4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三、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该: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 。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 。
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 。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 。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
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 。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