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五 )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 。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 。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 。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同时,从儿童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是通过活动在其心理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构建知识的 。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
8、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努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 。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主要表现在: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
(2)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这些都可以供学生认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时操作用 。
2、口算练习卡片
3、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这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学具 。
4、数的组成练习卡片这是为使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的练习材料
5、计数器这是演示20以内的数和计算用的一种教具 。
6、绒板这是用来演示数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用的教具 。
7、钟面
8、方木块可以用来数数和演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9、小棒本学期每个学生要准备20根小棒 。
10、数位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用 。
六、课时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习4课时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5、分类(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