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4个跨国品牌的危机公关经典的案例 跨国品牌的危机公关经典案例有哪些?

在十几年前, 舶来品、洋品牌在国人眼中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词, 而作为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品牌, 当时能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市场扩张, 品牌实力自然不可小觑, 其管理、运营、公关, 可以说都受到了很多企业和个人的注目 。 面对中国这个大市场, 这些品牌作为一个外来者要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发生危机如何应对, 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通过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典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知名的跨国品牌是如何在异国市场进行危机公关的 。
案例一:芝华士勾兑事件(2006年)
来自苏格兰的芝华士是世界上最早生产调和威士忌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威士忌厂商, 是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高级威士忌品牌 。 在2006年1月, 即将迎来中国农历狗年春节的消费高峰时期, 一篇刊登在《国际金融报》上的报道《芝华士12年:“勾兑”了多少谎言》却引发了芝华士对话销售的恐慌, 更在年初就打开了中国洋酒市场在狗年的第一起信任危机 。
这篇报道最为有力、关键的信息是引用了一味匿名人士提供的在华销售的国际知名酒类产品芝华士12年的成本信息, 据此文章向欧盟最大的酒类公司保乐力加集团的在华经销商保乐力加中国公司提出了四条非常重要的质疑, 首先, 质疑芝华士13年用成本价“25元”缔造了“亿元神话”;其次, 质疑其在华产品销售中, 大陆市场没有真正的12年酒;第三, 质疑全体员工赴英旅游, 是“暴利下的奢侈”, 而这种奢侈归根结底由消费者承担;最后, 质疑其芝华士的品牌价值是“变了味道的水” 。 成本谎言一出, 很快就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电台等多种渠道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而保乐力加中国公司也很快给出了回应 。
在报道刊出的当天, 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就发布了针对此事的新闻公告, 一方面称《国际金融报》的这篇报道完全没有事实根据, 完全是空穴来风, 更要求就此事给出书面上的公开道歉以及对报道的勘正;另一方面, 对于报道所质疑的重点, 也就是成本谎言, 给出了关于芝华士12年产品生产年份控制和成分构成的说明 。
为了更进一步取信于消费者, 芝华士的生产商保乐力加集团通过《第一财经日报》, 并以苏格兰威士忌协会的名义向公众表示芝华士12年的年份是足额的, 而针对成本25元的说法, 保乐力加中国的有关发言人完全否认, 而至于这一产品总成本的具体数据, 保乐力加却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 随后, 苏格兰的威士忌协会、芝华士兄弟有限公司联合在上海召开了发布会, 其中除了协会和其公司重要高层参与外, 还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欧盟驻华代表团代表等多个高层人物到场接受采访人员采访 。
不得不说, 保乐力加对于这一事件的公关嗅觉非常敏锐,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就给出了迅速的、针对性的回应, 第一时间表明态度, 可以说处理非常及时 。 从后续一系列的措施来看, 保乐力加对于中国市场和自身品牌形象的确非常重视, 但一顿操作猛如虎, 却难以让中国的消费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诚意 。 首先, 保乐力加第一时间否认了质疑, 但却无法给出生产成本的具体数据或者其他有力证据来证明在大众销售的12年酒是真的;其次, 即使请来领事馆和欧盟驻华代表作为支持, 但他们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是绝对可信赖的吗?反而中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在此事中并没有很大的存在感 。
案例二:家乐福重庆踩踏事件(2007年)
家乐福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 也是中国人熟知的外国零售品牌,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 家乐福也遭遇过不少危机, 其中重庆踩踏事件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 。
2007年11月10日, 重庆沙坪坝家乐福超市举办十周年店庆促销活动, 因为争抢特价的食用油, 前来抢购的顾客蜂拥而入, 由于人太多, 秩序一片混乱, 很快出现了恶劣的踩踏事件, 造成了3人死亡28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 因为促销而造成了这种悲剧, 家乐福难辞其咎, 而依照法律, 家乐福应该对踩踏事件中死亡的3人的亲属做出赔偿, 在磋商的过程中, 关于赔偿的数目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这很正常, 但令人感到奇怪与不解的是, 与死者亲属进行相关磋商的并不是家乐福超市, 而是出事的街道和社区, 很多人表示疑惑, 这中代理磋商的方式是否合适合规 。
因为社区是基层居民自治组织, 而街道则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 可以说两者都代表了居民的利益诉求 。 作为当事人双方, 社区和街道做到调停是正当的, 也是非常权威的中立者、见证者, 但代表涉事一方进行磋商, 显然不符合其角色定位, 违背了各自的职责 。 而另一方面, 在时间发生后, 家乐福始终没有在赔偿事件中出现, 而是将其交予中间方出面, 不仅违背了程序正义, 同时也给大众留下了逃避责任的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