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这几年,我国灵活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约55.7%,比2019年增加约11个百分点,近30%的企业打算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作为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更强的群体,大学生成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 。与一般的灵活就业不同,大学生的灵活就业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背景下的自主就业和创业 。
灵活就业是近年来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最初,它被视为一些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打零工,后来又与“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画上等号 。但随着大学生群体就业观念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 , 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被不断改写 。总体来看,灵活就业既需要社会以平常心去看待,也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
从媒体调查来看,大学毕业生之所以选择灵活就业,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部分是一些大学生确实因个人能力、就业志向等因素,希望从事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工作,而不再拘泥于三点一线式的传统就业 。近年来,新的就业形态往往有着数字化、即时化、智能化的特点 。这种背景下,企业对于灵活用工有着更大的需求,年轻人也从中看到了灵活就业的更多可能性 。
具体来看,一些人凭借一技之长,可以同时对接不同企业的用工需求,而无须绑定在一家企业的岗位上,还有一些选择在新经济领域创业 。其中,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经济的崛起,让用工形式变得更多元化,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大背景 。但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年轻人在择业时更看重的是职业的发展潜力、自由度以及与自身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他们因此有着更强的灵活就业意愿 。
当然,还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灵活就业,可能只是权宜之计 。如一些人正在为考研、“考编”做准备,还有一些人则纯粹是想体验一下灵活就业的滋味 。但不管怎么说 , 灵活就业都为不同境况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这本身也是社会就业观念多元化的一个结果 。
不过 , 需要指出的是 , 我们要尊重现代大学毕业生对于灵活就业的选择,如不能以不务正业的传统思维来看待灵活就业,更不能歧视灵活就业 。但是 , 也要警惕对灵活就业的过度推崇和浪漫化想象,防止给年轻人带来误导 。如现实中,就有一部分年轻人将灵活就业想象得过于简单,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灵活就业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要求相关就业培育和指导应与时俱进,引导年轻人理性看待灵活就业 。总之,既要避免“棒杀”,也要杜绝“捧杀” 。
任何一种就业形态的出现,都绝不只是个体的事 。要真正成为一种稳妥的就业选择 , 并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必然离不开社会支持体系的与时俱进 。例如 , 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 。
现实中,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仍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阻力 。比如,相关专家指出 , 应提高用工政策对灵活就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填补有关法律法规空白,取消灵活就业大学生的户籍限制,提高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纳入国家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失业保险制度体系 。像包括快递员、家政服务人员等在内的各种灵活就业人群的工伤、医疗保险等配套保障,目前就仍待进一步完善 。还有一些城市的落户政策,未向灵活就业群体开放 。这些配套支持的不足,都影响到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意愿以及正当权益,必须尽快加以完善 。
我们需要以平常心来看待灵活就业,既要尊重年轻人的选择,也要看到灵活就业群体背后的困境与阻力,给予他们公平的关照与务实的保障 。
【理性看待灵活就业现象】(作者:朱昌俊 系媒体评论员)
推荐阅读
- 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有说“法”
- 报告称“灵活就业”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将持续扩大
- 如何看待范跑跑事件 汶川地震范跑跑事件
- 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
- 什么叫灵活就业人员
- 2亿人灵活就业,真的“灵活”吗?
- 什么是灵活就业人员?2021年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社保?
- 灵活就业重在做好服务和保障
- “灵活就业女性”何时退休?2022年“新规”发布:退休年龄已明确
- 2022年“新规”下,灵活就业人员迎来好消息,专业人士作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