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世界》的读后感2000字


《一问一世界》的读后感2000字

文章插图
2010年是杨澜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纪念,这样*“2010”,对杨澜来说,实在是美丽*巧合 。杨澜说:“10年也好 , 20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 。回头一看,其实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 。借这个机会我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路,再望望前面*天空 。” 她*这个“停下来”,就催生了《一问一世界》 。这是杨澜入行20年*传记作品,展现了她非同寻常*媒体生涯;读者从中也可以看到杨澜20年来*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 , 以及她对世界*处置方式和价值观 。
在《一问一世界》中,杨澜对自己20年*媒体人生进行了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她,对“女*”有了理**界定 , 对“问”有了执著*回归 。杨澜在序言中强调:“出现在*书中*六个问题是从一万多个问题中挑选出来*,它们基*涵盖了《杨澜访谈录》访谈嘉宾集中*若*领域:国际*、商业、文化、女界、体育、艺术等 。我希望经由这一个个问题 , 串联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采访,亦希望以这些人物*谈话去接近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共同*记忆 。”
在千*、千百遍*“问”里,杨澜对世界、人生有了更多*认识和思考 。她说 , 在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后,自己对成**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更成*又怎样?我们*社会是不是患了“成*综合征”?为了“成*”,我们常常忘记自己*初衷和内心真正*渴望;为了“成*”,我们忽略了路边*风景,忽略了身边*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生在这个追求成**年代,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成**意义何在 。那么到底何为成*?杨澜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说自己曾收到一个*,“真正*成*,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
在“问”*世界里 , 杨澜提出了自己对幸福、挫折*理解 。她说,我相信幸福要*运气,但更要*能力:梦想*能力、创造*能力、感受*能力和分享*能力 。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力量 。我要*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 。她说,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时候 , 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非常宝贵*财富,你经历过很大*欢喜,也经历过很大*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考验 。人生于世,谁没有追求 , 谁不希望成*、祈求幸福?但何为幸福,幸福与成*有何关系,幸福*感受如何 , 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 。在每一“问”中,杨澜发现别样*世界,引发更新*思考 。
20年过去了,杨澜依然散发着迷人*光彩,她用自己*独特追求 , 发掘着人生中*美好和智慧,成为成**资深媒体人 。在《杨澜访谈录》里,她尽情挥洒着自己**和智慧,她不停地追问别人,也追问自己 , 通过这个舞台 , 她完成了丰富*人生积累 。她为何对此情有独钟?杨澜说:采访其实像是一次探险,是一种对人心*探险 。做专访常常是交浅而言深,一个从未见面*人坐在你面前,短短*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时间,你希望挖掘出一些更深层*东西,人家凭什么要告诉你呢?这就好像你进入一个丛林,你只是大概知道一个方向,并不知道你中间会遇到什么河流,什么沟壑 , 是否会在山穷水尽之际突然柳暗花明 , 眼前开阔 。如果一直能有一份好奇心,访谈就变成一次有趣*旅行 。
【《一问一世界》的读后感2000字】在书中,杨澜谈到语言对认识世界、对话西方*重要* 。她说,当年考大学*来打算报考艺术类或者社会学、历史学专业 , 但最终在**建议下,选择到*外国语学院学*门,又在《杨澜访谈录》*对话平台上,与东西方*各路精英们谈古论今 。随着工作*开展,杨澜越来越感到 , 掌握母语之外*语言,绝对不仅仅是获得了学**:一是人生*常识,另一种是科学*常识 。不同*人来自不同*家庭和教育背景,又身处于不同*文化中,那么就拥有了缤纷各异*常识* 。杨澜说:“在探索世界*同时,我们有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生命*旅程中,其实我们每个人自问*问题可能比问他人*问题更重要,简单*问题比复杂*问题更重要 。作为一个以提问为生*人,我企望以一个个问题打开一个个世界 , 它可能是地理*,可能是行业* , 可能是心灵* 。我感谢《杨澜访谈录》*所有受访嘉宾 , 谢谢他们让我走进他们*世界 。哪怕并不完整 , 哪怕仍有保留,都让我有机会与观众一起分享世界*宽度、理**深度和人**温度 。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比进入他人*世界更重要*,是打开你自己*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