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的讲道理 , 就是唠叨中秋假期的时候去一个朋友家拜访 。
男主人很热情地跟我们闲聊 , 而女主人一边忙着收拾家务一边“收拾”孩子 。
“你看看到处都是你的玩具 , 也不知道收一收 , 阿姨来了看到乱七八糟的 。 ”
“天天就知道看电视 , 作业做完了吗?大家都是放假在努力超过别人 。 ”
“又在吃零食 , 等下吃饭又吃不下 ,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
短短的一个小时内 , 这位妈妈的“表演”好像进入了无限循环 。
可孩子呢 , 对妈妈的忙里忙外视而不见 , 对妈妈的苦口婆心也不为所动 , 神情漠然 , 好像一点都没听进去 。
到最后 , 女主人似乎忍不住要生气了 , 但是有顾及客人在场 , 转头朝我们抱歉一笑 , 说到:“让你们看笑话了 , 这个孩子实在太不听话了 。 ”
文章插图
其实 , 这个场景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 , 即使是多么有耐心的父母 , 只要面对孩子 , 就不自觉开始讲道理 。
讲一遍不听就讲两遍 , 讲两遍不听再讲第三遍 。
很多父母之所以喜欢讲道理 , 其实是担心孩子 。 不善于表达的他们对孩子关心融入到每一句话语里 。
可是道理讲多了也就变成了唠叨 , 传递给孩子也只剩下焦虑 。
孩子听在心里 , 父母不断重复的道理也就成了变相的指责和批评 , 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感受和面子 。
时间长了 , 就会激发孩子的防御心理 , 一听到父母开始讲话就条件反射性排斥 , 甚至滋生厌烦 。
过度唠叨 , 是件双输的事情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马克·吐温的小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 , 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 , 打算捐款;
10分钟后 , 牧师还没讲完 , 他不耐烦了 , 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 , 牧师还没有讲完 , 他决定不捐了 。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 , 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 , 还报复性地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 , 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 , 心理学上面被称为是"超限效应" 。
这种心理放在孩子身上同样适用 。
在一件事情上 , 如果你说得越多 , 说服力就越弱 , 孩子也往往做得越差 ,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
父母教育孩子是应该的 , 但是过度的唠叨 , 很容易变成对孩子的指责 , 最后损害了亲子关系 。
文章插图
知乎上有人提问:“最反感父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最高赞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
“很多话讲一遍就足够了 , 虽然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 , 但父母说的次数多了 , 心里不知不觉就烦 。 ”
“父母说多了 , 自己会产生逆反情绪 。 天天做得不好 , 后来我干脆什么都不做 , 就是为了气他们……”
语言本来是一种双向的沟通方式 , 可到了父母这里 , 过度唠叨就让这种交流就变成了单向 。
父母一味地自说自话 , 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感受 , 更没有情感上的交流 。
而孩子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 , 然后逐渐变成抗拒 , 情绪逆反 。
长期以往下来 , 原本的大道理不仅没有听进去 , 还是孩子和父母离了心 , 亲子关系日益紧张起来 。
以“声”作责 , 不如以身作则
孩子心里怨恨父母 , 父母也觉得心里很委屈 , 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的地步?
其实很重要的一点 , 是双方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在一个频率上 。
父母的教育是通过更多年的经验进行总结 , 可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如成年人来得成熟 。
他们的世界还很简单也很直接 , 无法分清道理背后蕴含的深意 。
如果当下 , 父母想要通过讲道理 , 来强行改变孩子的想法 , 只会加剧孩子内心的抗拒 。
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以“声”作责 , 而应当是以身作则 。
今年《开学第一课》一播出 , 董卿再一次上了热搜 。
节目中 , 她一如即往的温柔大气 。
文章插图
可是很多人不知 , 董卿今日的才华和气质 , 得益于父亲在幼年时期的耐心引导 。
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父亲 , 深知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所以也从小让董卿养成阅读的习惯 。
推荐阅读
- 孩子不爱吃青菜?试试这个好办法!
- 泡妞秘诀
- 顺口溜5首,助你开展幼儿环保教育
- 让孩子变得更加活泼的童谣
- 想要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自己?就来玩这个游戏吧!
- 一定要教会孩子的十首安全童谣
- 道歉的话给女朋友土味情话
- 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是怎么回事?
- 孩子养得好不好,看宝宝睡醒状态能知一二,醒来越省心越好
- “多病之春”妈妈一定要做好这件事!给孩子双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