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怎么办 如何治疗皮肤瘙痒( 三 )


主治
全身性瘙痒症 。
疗效
治疗167例 , 总有效率为98% 。 其中痊愈45例(占27%) , 显效60例(占36%) , 有效59例(占35%) , 无效3例(占18%) 。
附记
验之临床 , 本方对病后、产后及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 效果尤佳 。
当黄汤治疗皮肤瘙痒
来源
梁存让 ,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
组成
当归12~15克 , 熟地、黄芪、白蒺藜、川芎、荆芥、白芍各10~12克 , 何首乌30克 , 防风、甘草各6克 。
用法
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功用
益肾补肝 , 益气固表 , 养血疏风 , 润肤止痒 。
方解
方中重用首乌补肝肾 , 益精血;黄芪益卫固表;当归、川芎、白芍活血祛风;白蒺藜善行血分 , 舒肝解郁 , 疏散肝经内热 , 止皮肤之痒;与荆芥、防风配伍 , 能入肌表 , 宣散风邪而增强止痒之功 。 诸药合用 , 共奏活血祛风、润肤止痒之功 。
主治
老年性皮肤干燥脱屑型瘙痒 。
加减
湿热重者 , 加黄柏、黄芩、苡仁;寒重者 , 加桂皮、附子;阴虚者 , 加玄参、麦冬;有瘀血之证 , 加丹参;风盛者 , 加蝉蜕、白鲜皮;阳虚者 , 加仙灵脾、仙茅 。
疗效
治疗78例 , 总有效率为96.15% 。 其中临床治愈36例 , 平均服药28例 , 有效39例 , 平均服药26.5剂 , 无效3例 。
风癣汤治疗皮肤瘙痒
来源
朱仁康 ,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
生地30克 , 元参12克 , 丹参15克 , 当归、白芍、茜草、红花、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 , 生甘草6克 。
用法
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功用
养血和营、消风止痒 。
方解
血虚风燥 。 故方中以生地、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营;元参、甘草滋阴润燥;茜草、红花活血;黄芩除湿清热;苦参、苍耳子祛风除湿;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诸药配伍 , 共奏养血和营、消风止痒之功 。
主治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 证见皮损肥厚浸润 , 瘙痒剧甚 , 舌质淡 , 苔薄白 。
疗效
临床屡用 , 效果甚佳 。
祛风止痒汤
药物组成:白鲜皮30克 , 地肤子30克 , 蛇床子15克 , 荆芥10克 , 防风10克 , 生地10克 , 当归10克 , 乌梅10克 , 五味子10克 , 蝉衣5克 , 甘草5克(图为蛇床子入药前后) 。
简介:本方中白鲜皮清热解毒 , 除湿祛风止痒;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蛇床子燥湿止痒;荆芥、防风、蝉衣疏风散邪止痒;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止痒;乌梅 , 五味子有柔肝敛肝之效 , 肝为风木之脏 , 肝气条达则见邪得制 , 其痒也止 。 诸药合用 , 祛风止痒为主 , 兼能清热化湿 。 其审证要点为:除明显的气血两虚(风团反复发作 , 劳后加剧 , 神疲乏力 , 舌淡 , 脉濡细)和冲任不调(风团发作同月经有周期性规律 , 常伴痛经和月经不调)所致的瘾疹外 , 只要辨证为风热、血热或湿热证型的皮肤瘙痒等疾患 , 均可投用本方 。 临证也可灵活加减:偏热去蛇床子 , 加丹皮、赤芍、苦参各10克;便秘者加生军5-10克;偏寒者加桂枝10克 , 麻黄5克;偏湿者加土茯苓30克 。 治疗期间 , 忌食鱼、虾等海味及辛辣刺激食物 。
适应证
老年皮肤瘙痒症 , 自觉皮肤瘙痒 , 入夜尤甚 , 而又无原发损害可见 。 皮肤干燥脱屑 , 抓痕累累 , 属血虚风燥者 。
制法和用法
每天1剂 , 煎2遍和匀 , 日2~3次分服 。
随证加减
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加生首乌15~30g 。
方解
蝉衣、徐长卿法风止痒;生地、当归凉血养血、润燥;红枣健脾胃和营血 。 全方功能祛风止痒 , 养血润燥 。
类别
其它
备注
避免刺激性食物 , 如烟、酒、咖啡等 , 切忌搔抓、摩擦、热水、肥皂擦洗或乱搽成药等 。
不同类型人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方法
1.血虚风燥型
老年人群中的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初始时干燥、脱屑 , 并且有明显的抓痕和血痂 。
【皮肤瘙痒怎么办 如何治疗皮肤瘙痒】治宜:养血润肤 。
可选:润肤丸、二至丸、龟苓膏等 。
2.风湿蕴阻型
此类主要病发于夏秋季节 , 而且还会因为患处瘙痒抓搔继发感染 , 或出现湿疹样变 。
治宜:疏风胜湿 。
选用:秦九丸、除湿丸、防风通圣丸等 。
3.湿热下注型
肛门或前阴瘙痒难忍 , 患部潮湿、渗液 , 经抓搔可见局部脓肿 , 日久可见肥厚、苔藓样变 。 女子可见带下腥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