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会将耳屎视为人体的排泄物 , 它可以保护外耳道 , 防止水或昆虫、异物进入耳道;并且含有腺体的分泌物及免疫蛋白 , 所以稍带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耳屎的相关知识吧 。
耳屎 , 学名耵聍 , 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分泌物 , 具有阻挡尘埃或异物侵入耳道、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 以及避免传入声波过度冲击 , 保护听力等积极作用 。
和便便、唾液以及其他人体分泌物一样 , 耳屎气味和性状变化 , 可提示许多健康问题 。
女人这分泌物又黏又湿还很臭
耳屎臭臭的
肺炎链球菌、耳鸣、耳朵流脓、耳屎变臭、耳痛有阻塞感是中耳炎的典型表现 , 由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 。 中耳炎是感冒的常见并发症 , 其他病因还包括游泳呛水、吸烟 , 长时间高分贝戴耳机听音乐等等 。
耳屎黏黏的
耳屎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薄片状的干性耳屎 , 另一种是油脂状(发黏)的湿性耳屎 。 它们都是正常现象 。
耳屎的干湿状态和遗传基因关系密切 。 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 干性耳屎在黄种人中比较常见 , 黑人和白人则更可能拥有湿性耳屎 。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不同人种对气候的遗传适应性有关 。
日本长崎大学的研究还发现 , 耳屎的干湿状态与狐臭存在密切关联 。 有狐臭的人很可能同时拥有湿性耳屎 。
不过 , 黏黏的耳屎通常也不会跟人一辈子 。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助理教授Brett Comer表示 , 上了年纪之后 , 人的湿性耳屎会日趋变干 , 同时汗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 所以狐臭也可能会消失 。
但是 ,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干性耳屎突然变成湿性 , 并且不断流出 , 很可能是耳内感染的征兆 , 需要及时就医 , 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
干性耳屎和湿性耳屎 , 有啥区别?
一般情况下 , 干性耳屎可在打喷嚏、咳嗽或咀嚼时自行排出 , 而湿性耳屎却不太容易自己掉出来 , 其结果是不断堆积的耳屎堵塞耳道 , 出现耳堵、耳痛、耳鸣等不适症状 。
原则上讲 , 春雨君不建议大家自己掏耳屎 。 一来 , 外耳道内的皮肤和鼓膜等组织都非常娇嫩 , 用挖耳勺等坚硬物体掏容易造成鼓膜穿孔 , 损伤听力;二来 , 已经形成堵塞的耳屎如果硬掏 , 容易越捅越深 , 加大耳屎排出难度 。
正确的做法是 , 发现耳屎堵塞耳道后 , 在医生的帮助下将耳屎全部取出 , 以保证安全 。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
耳屎一般为淡黄色、腊样的碎屑 , 也有油性的或比较坚硬、大块的 。 那么 , 耵聆是怎样产生的呢?
原来 , 耳朵眼有一段皮肤(外耳道外l/3软骨段)和身体别处的皮肤不一样 , 就是有一种变型的汗腺叫耵聍腺 , 其构造有点类似皮肤的汗腺 。
外耳道皮肤和其它处皮肤一样 , 也有一种皮脂腺 , 专门分泌一种油脂 。
从生理养生角度看 , 耵聍腺体内的这些分泌物不时地通过开口向外排出 。
起初 , 刚从耵聍腺吐出来的分泌物 , 外形有点象融化的蜡 , 它们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 , 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的表面 。
这些原始的耳屎与耳道内的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拈在一起 , 干燥后就成为一小块一小块淡黄色疏松薄片状耵聆 , 堆集在耳道眼里 。
有的人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 , 排出的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物质 , 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眼里 , 有的甚至流出耳外 , 有的凝聚成团 , 这些统称为软耳屎 , 俗称“油耳” , 医学上叫油性耵聍 。
还有一些人耵聍腺分泌特别旺盛;耳屎又排不出来 , 逐渐风干并聚集成深褐色硬块 , 有时象石头样坚硬 , 紧紧堵塞在外耳道里俗称硬耳屎 , 医学上叫耵聍栓塞 。
如果发现有耵聍栓塞 , 特别是耳道进水后 , 耵聆胀大引起耳闷、听力减退甚至耳痛时 , 应该请专科医生处理 , 千万不要乱掏 , 以免引起耳道发炎 。
推荐阅读
- 【养生常识】牛骨头汤要放哪些食材 牛骨头汤的做法
- 应急 意想不到的美容偏方
- 长得高又壮的饮食秘诀
- 男人这变红预示疾病来临
- 科学无法解释的人体“冷知识”
- 怎么样上公共厕所才能显的与众不同
- 睡觉变年轻的夜间护肤秘诀
- 健康长寿的秘诀 道家返老还童养生术
- 10个耸人听闻的健康信号 你知道几个
- 好老婆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