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告投放渠道选择标准的一些思考 广告投放如何渠道选择?

周二晚上和西班牙小众护肤品牌Miriam Quevedo中国区负责人一起吃饭,聊到了国内各种常规推广渠道:SEA、社群、双微KOL、短视频等等 。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中国的欧洲小众品牌,还是建议Miriam Quevedo应该从SEA和小红书投放开始,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似乎并没有细究原因 。
今天晨读时,查克.布莱曼的《点亮社群》点醒梦中人,原来是用户购买决策过程变化了 。
今天我们进来聊聊这个话题,来验证这样的品牌广告投放逻辑是否正确 。
一、简析用户购买决策过程
1、用户决策过程
我们通常将用户购买决策过程分为如下五步:
图解分析:
购前:用户被激发消费需求,收集相关消费信息,并评估以决定消费目标
购买:用户根据购买前信息处理结果,以自认为合理的价格消费目标产品
购后:用户购买商品后,对于商品使用满意度以及消费性价比做出自总结
2、商业运营行为解析
基于以上理论,品牌商有计划地组织相应运营行为以吸引用户的消费:
商业运营措施:
购前:通过广告投放和口碑传播影响用户的购前信息处理过程
购买:通过现场促销活动等方式加速用户现场的购买决策速度
购后:通过高效的售后和及时的客服服务提高消费用户满意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真正决定用户购买决策的是购前的信息处理过程 。 因为处于降低消费风险的天性,用户比较难接受自己完全未知的产品 。
因此对于消费品牌,尤其是新品牌,广告投放是一个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节点 。
二、用户购前决策的影响因素
1、用户信息来源
在整个购前决策过程中,用户在被激发需求后,需要通过收集信息和评估方案来完成信息处理,最终确定消费目标 。
其中收集信息阶段由于信息来源的不同,成为购前决策过程的核心阶段 。
用户主要信息来源:
个人来源:用户社会关系间的信息传递如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等
商业来源:指品牌运营相关方的广告投放、包装展示、商业推销等
公共来源:第三方社会性信息来源如大众媒体、专业消费评审等等
经验来源:用户自身的与需求相关的产品使用体验、性价比衡量等
2、用户信息来源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用户信息来源的比重并非一致,随着商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出现,商业来源的比重越来越高,最终占据了用户信息收集来源的主导 。
例如当我们面对几十个品牌洗发水时,是会选择看过广告的,还是从未听过的品牌呢?即便是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洗发水,那么第一次选用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因为看过广告呢?
三、传统媒体时代广告模型
1、广告模式解析
不可否认,报纸、广播、电视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 人类第一次通过公共媒体快速的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 。
由于传统媒体的运营门槛高,造成了这个时代广告投放渠道的垄断性 。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品牌方,面对媒体也是无可奈何 。
分析:

  • 消费者:我们要想获得免费的精神娱乐就必须接受传统媒体大量的广告植入
  • 品牌方:媒体刻意制造不同时间、版面广告效果差异,迫使品牌方加大投入
为了在同等的播放时长内获得最大程度的用户覆盖,品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在黄金档做高密度的广告投放,想想当年的脑白金就明白了 。
2、 后遗症
传统媒体的广告策略后遗症是非常明显的:
后遗症分析:
  • 用户厌倦:广告越来越多导致用户在收看时备受困扰,却又无从选择
  • 品牌负担:黄金档播放时长始终有限,价格逐渐增高,品牌不堪重负
  • 运营成本:为保持高收视获得同行竞争优势,媒体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这种囚徒困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各种媒体方式中,即便是现在的视频网站也不例外 。
案例:
  • 腾讯视频以超过8亿的价格独播《如懿传》
  • 用户在一睹为快时饱受各种广告骚扰 。 至于品牌方,这类独播有时候就是一种赌博 。
【关于广告投放渠道选择标准的一些思考 广告投放如何渠道选择?】这些问题的出现,核心就在于用户信息收集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偏移,商业来源占比过高导致的 。
四、互联网对购前决策因素的影响
1、互联网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的出现为用户改变信息来源结构提供了契机,因为个人用户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增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