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春秋笔法的理解 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 三 )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 。
其纪年依据鲁国 , 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 。 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 , 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 。
由于古代西汉以前没有纸质文书(即使有少量用纸 , 仍未遍行) , 都是用铜刀凿锥锯锛等工具将文字刻在竹简上 , 又有所谓“春秋笔法”的限制 , 所以文字非常简略 。
如整部《春秋》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前481年) , 计242年各诸侯国的历史 , 所用文字才一万八千多字 , 平均每年不到80个字 , 每月不到7个字 。
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 , 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 , 最短的仅一二字 。
《春秋》虽然简短 , 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 , 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 , 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 。 然而由于《春秋》叙事过简 , 亦被后人讥为“断烂朝报” 。
以上的论述只是关于《春秋》的皮毛叙述而已 , 殊不知 , 《春秋》正因为简短 , 所以用词颇费斟酌 。 很“艺术”地体现了微言大义 , 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春秋笔法” , 是孔门治学的圣经 。
子夏乃治《春秋》的高手 , 然而孔子“为《春秋》 , 笔则笔 , 削则削 ,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可见春秋文字的精练 。
《春秋》简朴的文字背后深藏着艰深的隐痛和博大的胸襟 , 庸常之人难以窥见 。
《史记孔子世家》载:“子曰:‘弗乎弗乎 ,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 吾道不行矣 , 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 上至隐公 , 下讫哀公十四年 , 十二公 。 据鲁 , 亲〖新〗周 , 故殷 , 运之三代 。 约其文辞而指博 。 ……弟子受《春秋》 , 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 , 罪丘者亦以《春秋》 。 ’为何后世知在焉 , 罪亦在焉者?”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 然而到了西周末年 , 奠基着华夏先民信仰人心的巨大基石:礼乐制度已经倾圮 。
所谓“礼崩乐坏”是也 。 利欲熏心的权势者深信赋予其权力的乃是其心中不可遏制的权力意志 。 诸侯挟持天子 , 大夫放逐诸侯 , 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追逐着权力 , 又都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丧失了权力 。 “
《春秋》之中 , 弑君三十六 , 亡国五十二 ,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 ”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中 , 弑君亡国的惨祸一再地发生 , 前事预言着后事 , 遗憾的是醉生梦死的“乱臣贼子”们永远在重蹈着前驱的覆辙 。 不修《春秋》依周史旧例必定同时记录当时的祥瑞和灾异 , 而《春秋》除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外只有灾异的记录 。 盖因真正授予“国命”的乃是生生不息的“仁” 。 在其眼里《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有的只是灾异 , 这“灾异”正是它向世人发出的谴告 。
当时年迈的孔子与其弟子驾着车乘奔走列国 , 栖栖惶惶、席不暇暖 , 为灾难深重的人类探寻新的道路——“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需要凭籍其自作主宰的意志把握自身的命运 。 这是一个永远为后人所铭记的伟大的时刻 , 文明的历史由此开始了新的纪元 。
然而 , 从前四九七年去鲁至前四八四年归国 , 孔子携其弟子在外奔波十三年 , “干(追寻、拜访)七十余君 , 莫能用 。 ”当时的世界正醉心于疯狂的权力斗争 , 没有人愿意坐下来倾听一位“不识时务”的老人的理想和志向——他的伟大也正在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还不足以理解他的伟大 。 而他所能报答主宰的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发愤工作 , 为其发起的儒学运动撰写了一篇纲领性文件 , 此即儒家之“经王”——《春秋》 。 在这部书中 , 为人类的福祉奉献了毕生精力的孔子为他所眷恋的世界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