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家,王羲之的故事 书法家的故事( 二 )


6.入木三分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
入木三分
7.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 。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 。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
王羲之吃墨
8.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 。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 。对自己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 。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 。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 。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 。”说罢去了 。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永”字上 。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 。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 。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9.王羲之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 。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 。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 。——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 。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 。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 。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 。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 。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 。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 。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 。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像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 。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 。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 。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