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纷纷进军的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养老地产开发模式(房企纷纷进军的养老地产)
我国养老地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不够规范,政策支持没有到位,商业模式不够成熟,但中国已经大步跨进老龄化社会,一旦条件具备,养老地产将成为今后房地产行业的主力板块 。
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的4大特点
一、养老地产开发中的房产以租售为主
养老地产开发以建筑物为基础,不论是社区养老地产模式,还是养老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基于其建筑物的经营管理不外乎是两种形式,或者出租或者出售,开发模式不同,租售的比例不同,投资主体不同,经营模式不同 。
我国地产开发企业如万科、保利、远洋等涉足的养老地产项目,仍然是以销售房产为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和盈利重心 。经过保监会正式批准进入养老地产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国平安等,虽然其养老地产项目是以保险产品挂钩养老社区这种形式推出,全部盈利不靠房产租售二是靠后期运营,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发展规模,尚未进入真正的良性运营阶段 。
二、养老地产开发高端化
纵观我国当前的养老地产项目,多为盈利性,基本属于商业范围,提供的养老服务也是走的高端化路线,更多的是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客户提供个性养老服务 。
不同的养老地产项目可能收费方式不同、运营模式不同,但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基本上是经济实力雄厚的高知老人,比如国企退休干部、大学教授、老师、高层管理人员 。提供高端化的养老服务是养老地产中的亮点,但由于前期的投入大,运营中的收益不确定性大,不少项目成本回收的压力大 。
三、养老地产开发主体多样化
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养老地产的潜力毋庸置疑,政府和民间对养老地产的融资渠道都做了很多尝试,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 。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逐渐过去,随着“银发潮”的到来,养老地产已成为最诱人的一块蛋糕,房地产行业中的万科、保利、远洋相继进入养老地产 。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放宽养老服务业的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这为保险资金大规模进入养老地产铺平道路,保险行业中的泰康、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也纷纷酝酿着养老地产项目 。《意见》中还明确提到,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其他资源用于养老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养老地产行业里来 。
另外,境外资本也在寻求进入国内养老地产市场的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0余家保险公司、80多家地产开发企业和大量的外资投资企业布局中国养老地产市场,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
四、养老地产开发集约化
集约化讲究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的规模化经营,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 。我国养老地产开发集约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
第一,我国当前养老主要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但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对养老地产的需求将会增加,一旦养老需求得到释放,市场必然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需要大规模的养老地产项目,传统的分散式的居家养老必然导致较高的社会成本,高水准的养老服务将受到追捧,我国养老地产必然走降低社会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集约化道路 。
第二,养老地产开发走复合地产的形式,将养老地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 。比如“地产+养老”的社区养老地产模式,以北京太阳城为代表;“养老地产+医疗”的医养结合开发模式,以恭和苑健康亲情社区为代表;“养老地产+旅游”的养老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复合地产形式将养老地产开发与老人的生活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融入到养老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 。
养老地产的10种开发模式
一、专门建设养老社区
养老社区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还可能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 。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
养老社区可分为健康型和连续照料型两种,前者入住对象以健康老人为主,后者可向半自理、全不自理老人提供连续的护理 。配套设施完善,满足多种人群的养老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建设规模较大,所需前期投入大;配套设施建设比例高,自持风险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