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 阿q正传读后感

《清正传》(清正传1000字)
《阿q正传》被公认为鲁迅最好的作品 , 甚至有人用“只要中国有一些文化的人不知道《阿q正传》”来形容它的影响力 。我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高三的时候 , 语文老师一年讲一篇 , 剩下的时间都花在了总复习上 。他讲的课文是《阿q正传》 , 重要性不言而喻 。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卫庄为历史舞台 , 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 , 重点批判阿q病态的心理和精神胜利法来组织素材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 作者既从中国现实社会出发 , 立足于农民的现实生活 , 总结出阿q的典型性格 , 又以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 , 设计了江南一个与世隔绝的落后乡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 。阿q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 , 而且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 , 是旧中国劳动人民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 , 是近代中华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
小说着力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 , 既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 , 又概括了当时全中国人民的一些人性弱点 , 揭示了人民的劣根性 。无论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 , 阿q形象都高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所有形象 。另一方面 , 它的形象塑造手法也相当巧妙 , 细腻的环境描写、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而现实的心理表达、冷峻而险峻、含蓄简洁而又充满讽刺意味 , 都让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 , 《阿q正传》已经成为后人不可逾越的高峰 , 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天学习的典范 。

鲁迅对民族精神弱点的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 , 主人公阿q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奴性人物 。“当你看到一只狼 , 你就变成了一只羊;看到羊 , 你又变成狼了” , 这是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一面 。在赵爷爷这样的“假洋鬼子”和“恶狼”面前 , 阿q在空面前示弱 , 乖乖地变成了“羊” , 任他欺负 。在王虎面前 , 阿q虽然不是很服气 , 努力想赢 , 但是 , 当王虎真的生气了 , 和他打起来的时候 , 他又软化了 , “君子一言不发” , 这是弱者的哲学 , 是从狼变成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 。q型人物就是这样的两面派:“他们是羊 , 是凶兽 。”
阿q , 其实是鲁迅观念中一个封建落后、愚昧无知的乡村农民的典型形象 。鲁迅把他想表达的中国农民的种种弊端集中在阿q身上 , 使阿q成为当时中国封建农民的典型代表 。鲁迅对农村生活的了解相当有限 , 更不用说熟悉了 。他对阿q这个农村小家庭采取的 , 与其说是基于仔细观察的具体描写和描绘 , 不如说是借助有限的理解 , 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的推理和想象 。一般来说 , 鲁迅在农村的时间不到一年 。当然 , 他不是乡下人 。他塑造的阿q形象 , 其实是都市人眼中典型的农民 。
阿q在现实的等级制度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 于是他在强者和弱者之间寻求平衡 , 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精神平衡 。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凡事讲究度 , 精神胜利法也不例外 。运用得当 , 叫做“满足” , 一旦滥用 , 就成了烂根 。

“精神胜利法”给阿q带来的 , 在阿q自己看来 , 是一个值得炫耀的资本 , 一个别人没有而自己有 , 值得学习的地方 。但在其他有良知的中国人眼里 , 这是莫大的耻辱 。鲁迅想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 , 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性格的弱点 。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东亚病夫 , 就是这个弱点在起作用 。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地大物博 , 是天国 , 其他国家都是自己的附属国 。而当英国大炮已经炸开中国大门的时候 , 中国皇帝仍然不知道英国在哪里 , 有多大 , 是否与中国接壤 。当一位英国军官邀请清朝将军傅康安去参观英国炮兵时 , 傅将军抛出了这样一句话:“想一想也不稀罕 , 看得出来也看不出来 。”恐怕当时中国人的傲慢是超乎想象的 。这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 。q也经常忽略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 一意孤行 , 以为自己是皇帝 , 但是皇帝生错了地方 , 这在我看来 , 真的很可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