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浪淘沙》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 二 )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2.理解《浪淘沙》的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
3.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
#课件# 导语: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同学们还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相当有画面感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我们先来听一听,想一想它们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
(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 。
◆着重正音:
九曲(qǔ)、浪淘、风簸(bǒ)、南朝(cháo)、净无苔(tái)、畦(qí)、绕(rào)、闼(tà)
◆着重辨形:
“簸”要注意下部左边的“其”,最后一点要小 。
“绕”中“尧”是声旁,有一首“尧字歌”可以用于辨字:
尧字歌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
日出东方天刚晓,左边绞丝弯弯绕 。
骁勇善战骑上马,丰衣足食才富饶 。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
(4)齐读,读出节奏 。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5)学生再读三首古诗,边读边想,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画出自己觉得好或难以理解的字词 。
2.播放视频资料,感受黄河的气势,引入新课 。
过渡:同学们,对三首古诗有了大致的印象后,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 。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 。看着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她 。那么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黄河有着怎样的风采和神韵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
3.板书:浪淘沙 。
(1)学生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本注释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由刘禹锡、白居易创造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作词牌名 。“浪淘”的意思是“波浪淘洗” 。)
(2)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注意刘禹锡的为官经历,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出示资料卡)
刘禹锡生平简介刘禹锡是我国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出生于公元772年,去世于公元842年,字梦得,他自称是“家本荥上,籍占洛阳”,他的祖上是汉朝的中山靖王刘胜 。刘禹锡文学成就非常高,被称为“诗豪” 。他从小诵读儒家经典,贞元九年参加科举考试,和柳宗元一起进士及第,也一起登博学鸿词科 。但是在考中不久之后刘禹锡因家中长辈去世回家守丧 。贞元十六年复出,他在淮南节度使那里做掌书记,上司杜佑很看重他 。贞元十八年,刘禹锡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之后没过多久就升任监察御史 。而我们颇为熟悉的大文豪韩愈、柳宗元也都在御史台任职,他们三个人因为爱好相同,相互欣赏所以很快就成为好朋友,来往密切 。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驾崩,唐顺宗即位 。唐顺宗即位后对自己的侍读王叔文、王伾加以重用,当时的唐朝已经有很深的积弊,所以两人希望改革弊政 。刘禹锡和王叔文的关系很好,并且王叔文很欣赏刘禹锡的才华,于是就将刘禹锡升职,协助自己改革 。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成功,由于严重触及顽固派的利益,所以在顽固派的反击下失败了 。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等参与变法的人都遭到贬谪 。在之后的二十三年中,刘禹锡多次被召回京城,但是又一次次被贬到偏远之地,郁郁不得志的刘禹锡就这样开始了自己二十三年的飘零生活 。一直到大和元年的时候,刘禹锡才被召回京城担任东都尚书,之后又回到朝中任主客郎中,以后还担任过很多官职,最后他因为年纪大了改任一些闲职 。在会昌二年的时候,刘禹锡因病在洛阳去世,享年71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