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结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 。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目前 , 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尽如人意 , 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 , 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 , 不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 。可以说 , 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
1.注意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 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 地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 。非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 , 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 , 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 也往往过于严谨 , 过于强调地理思维 , 课堂不够生动活泼 。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 , 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 , 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 , 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地理”呢?怎么能学好地理呢?因此 , 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 , 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 。欢声笑语进课堂 , 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由于年龄的差异 , 师生间往往存在“代沟” , 一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常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 , 其实他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 , 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 , 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 教师精湛的语言 , 诙谐、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 , 可亲可敬的教态 , 往往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
2.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时代进步了 , 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 , 特别是地理知识的传播渠道更广了 , 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 , 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 , 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 。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 , 既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 , 又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 。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 , 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 如开展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
3.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 , 学生七嘴八舌 , 议论纷纷 。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 , 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 , 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 , 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 , 直接流入中下游 。学生的想法很幼稚 , 出乎任课教师及听课教师的意料 。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 , 也没有回避 , 而是让该学生继续发言 。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 , 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 , 你们是否同意 , 为什么?由此全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 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
4.引入新课要有“新情境”
长期以来 , 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 这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沿用原来学科的教学方法 , 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 , 即“同学们 , 今天我们讲……” , “同学们 , 现在老师讲……” , 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 , 学生听”的单向活动 。还有一种是“翻书”法 , 即“同学们把书翻到__页” , 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 , 用翻“图”来代替翻“书” 。虽然是“一字之差” , 却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