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到底有还是没有命运


二 到底有还是没有命运

文章插图
人们常说“宗教信仰不等于迷信”,但迷信无疑属于信仰,或者可以说迷信是信仰的极端形式,盲目或狂热到了痴迷的程度 。但是这个“度”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从社会心理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可能会更清楚 。说到宗教,我们就要顺口说说“迷信”了 。宗教离不开信仰 。如何区分信仰和迷信?我觉得不太好区分 。
迷信和信仰是社会心理现象 。是人们对“神”或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感到惊奇,却又敬畏的崇拜心理 。在希腊语中,“可敬的”和“可怖的”是一个词,“崇拜的”和“恐惧的”也是一个词,中国人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词“敬畏” 。这种敬畏,用极端的话来说,就是被崇拜的对象征服 。如果是在人格上依附于它,我想,可以称之为迷信状态 。人们不仅迷信宗教上的神,而且迷信金钱、武器甚至科学 。人也是如此 。比如德国人迷信希特勒,苏联人迷信斯大林 。在各种迷信中,对命运的迷信自然是人类最大、最普遍、最长久的迷信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所有的宗教在早期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fater”是外星的,神秘的,令人敬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自主意识增强,人格变得相对独立,决定命运的异己力量减弱 。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热情也减弱了 。正如黑格尔所说,正如在基督教中一样,“上帝和人之间的和解终于发生了” 。这种和解的结果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宗教成为民族或国家或社会群体的“精神纽带”,而种族、民族或社会宗教组织则成为其成员的“命运共同体” 。曾几何时,作为这个“命运共同体”精神象征的“命运决定者”继续长期存在 。也就是说,在“神人和解”之际,从过去那种充满敬畏的“迷信”或带有浓厚色彩的信仰,转变为共同的信仰,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俗 。当神与人的关系无法调和时,过去迷信的对象(某个神或某个人)要么被愤怒地抛弃,要么被苦涩地嘲笑,要么被理性地评判而“走下神坛”,从而结束了关于它的迷信历史 。
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命运热、宗教热中的迷信现象,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三 。西方哲学:神把最重要的东西留给自己
【二 到底有还是没有命运】如果说早期的宗教对“命运之神”充满了敬畏和迷信,那么人类的意识通过哲学开始觉醒 。哲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术语 。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苏格拉底,被柏拉图称为“最聪明、最温雅、最优秀的人”;黑格尔称其不仅是古代哲学中最有趣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 。苏格拉底是精神本身从神谕到个体精神的转折点” 。我们可以称苏格拉底为西方的孔子,因为他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不亚于孔子对东亚两千多年的影响 。
苏格拉底语言朴实,相貌普通 。他天生塌鼻子,嘴唇丰满,眼睛凸出,身体笨拙,思想神圣 。他在雅典街头演讲,到处问人们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哪些知识和技能?你是政治家吗?如果是,你对支配有什么了解?你是老师吗?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如何征服自己的无知?等一下 。这个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我想追随她的脚步 。我是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自己的思想 。”
苏格拉底本人,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像猎犬一样追随真理的脚步 。”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不顾自己的利益、事业和家庭 。他是哲学的殉道者 。他曾自问:哲学是什么?他自己回答:
“了解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哲学史的全部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 。比如2000多年后,康德也做过类似的回答 。他的反哲学研究被总结为四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该怎么想?我能期待什么?什么是人?”现代存在主义更简化为:“我是谁?”这一切也说明了哲学和宗教的原则区别:宗教的中心是上帝,而哲学的中心是人自己 。苏格拉底开始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理性时代 。
但与此同时,苏格拉底又真实地体验到自己是“被灵机一动所驱使”,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无意识的”和“外部决定的东西” 。苏格拉底参加了三次战役,将军们决定给他一顶王冠,作为对最勇敢的人的奖励,但苏格拉底拒绝了 。因为他承认自己在一场战争中陷入了沉思,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地站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的阳光照耀下,他才从恍惚中醒来——据说苏格拉底经常陷入这样的“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状态让苏格拉底患上了“脑波” 。这种恍惚状态就是他“被脑波驱使”的状态 。基于这一经历,苏格拉底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