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被“委派”支教的这一年( 三 )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 , 马雨找到了应对之策 。 其关键 , 是维持住老师的身份 。 面对低年级学生 , 他可以放任他们“抱大腿以示亲近” , 但读绘本时拿书、翻页的“权力”只能掌握在老师手中 。 他会对他们说:“虽然这也不可以 , 那也不可以 , 但是宝贝我依然爱你 。 ”在高年级学生那里 , 他给他们划了一条课堂“底线”——平常可以玩闹 , 但上课铃响过后 , “课堂是神圣的”就成为法则 。 如此一来 , 马雨的“头疼”才慢慢消除 , 他也觉得 , 自己终于步入正轨 。 经历与学生的磨合过程 , 马雨甚至想到了两年之后 , 当他完成支教使命时 , 会有一条新的路出现在眼前 。 他已经决定好 , 到时要去学习儿童教育和发展的相关知识 , 自学也好 , 读研究生也好 。 总之 , 他对儿童教育的热情已经被点燃 。
第二个学期 , 马雨的支教轨迹再度发生变化 。 由于临村黄渡村小学的英语支教老师空缺 , 在校长的安排下 , 他临危受命前去任教 。 马雨一开始不忍与田字格小学的学生们告别 , 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好不容易才变得牢固 , 自己的离开 , 可能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创伤 。 一位任教多年的当地老师看到了马雨的顾虑 , 他让马雨不要因离开而感到难过 。 一方面 , 这里的孩子早已习惯了流动的支教老师 , 另一方面 , 他们总在被新的东西吸引 , 遗忘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 好在两村相距不远 , 每逢周末 , 马雨常会回到田字格小学 , 他想让那里的孩子们慢点忘记他 。
伍绘敏 | 公益可以成为一种习惯
在田字格小学的教师宿舍住了不到两周 , 伍绘敏就搬出去了 。 她是四个人里唯一已婚且有孩子的 , 丈夫也在新东方当老师 , 两人原本同时申请了支教 , 但因丈夫所教学科不涉及小学阶段 , 最后只有她一人入选 。 来支教 , 三岁的孩子怎么办?家人给了伍绘敏最大的支持 , 他们决定 , 让伍绘敏带着孩子和孩子的奶奶来支教 , 孩子爸爸每月来探望 。 所以 , 伍绘敏自己先安顿好后 , 便租了学校附近的民居 , 接了孩子和奶奶过来 。
听说伍绘敏要去支教 , 她的父亲第一时间给女儿打来电话 , 鼓励她在乡村“多多发光发热” 。 伍绘敏知道 , 自己对公益的热情 , 有一部分就传承自父亲 。 记得读初二那年 , 父亲跟她闲聊时提及 , 自己在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 那孩子学习刻苦 , 她父亲是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相关报道和联系方式的 。 今年9月 , 她父亲又告诉她 , 他正在资助一个凑不齐学费的大学生 。 事情虽小 , 但伍绘敏很受触动 , “发自内心地觉得这种行为很对” 。
公益说大不大 , 说小不小 , 于个人而言 , 可以成为一种习惯 。 上大学期间 , 伍绘敏在一家教育公司实习 , 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求助视频 , 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正向社会求助 。 于是她发动身边的老师们一起捐钱 , 大家纷纷响应 , 有的老师还联系到了电视台 , 通过新闻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孩子 。 也是在实习的地方 , 伍绘敏第一次接触到了公益性质的辅导班 , 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免费或优惠入学 , 她从行业氛围和同事关系间 , 看到一种难得的“幸福感” 。
毕业后 , 伍绘敏选择在新东方当老师 , 并一直参与到新东方的不同公益项目中——曾与西部乡村地区的儿童结对 , 展开一对一助学 , 通过远程交流、实地探访等形式 , 成为一个孩子的“大朋友”;也曾报名“公益阅读课” , 前往丹寨与当地老师们切磋交流 , 分享教学理念 。 但她觉得还不够 , 与乡村孩子接触下来后 , 她发现 , 他们拥有更强的求知欲 , 也更需要帮助 。 当新东方招募田字格小学支教老师时 , 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