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从“试验者” 到“倡议者”

█聚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专题报道
编者按
教育领域已进入信息化2.0时代 , 教育教学理念、环境与模式发生巨大变革 ,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 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今天起 , 本刊推出聚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专题报道 , 敬请关注 。
今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师徐丽莉在学校智能教室上课的第二年 。
第一次走进智能教室时 , 当最新的智能电子白板和大大小小的屏幕印入眼帘 , 徐丽莉就激动地拍照发了一条朋友圈 , 一下收到了140余条点赞、评论 。 不少教师留言“高大上的教室” , 已经毕业的学生打趣说 , “以前要是在这样的教室上课 , 我一定能学好” 。
这一切 , 还要从2018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说起 。
北京外国语大学当时是该试点工作唯一的建设高校 。 三年时间过去 , 从智能教室到智能发展实验室 , 从最初建立的9个样板间到覆盖整个智能教室示范中心 , 从“试验者”到发出《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师发展——北外倡议》的“倡议者” , 北外走出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坚实步伐 。
技术先行
重建智慧教学环境
“北外在推行试点工作时确保了有规划、有场地、有人员、有项目、有经费、有保障 。 ”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将北外推行试点工作的先决条件概括为“六有” 。
北外专门成立由王定华书记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 , 将试点工作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 , 制定了北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整体规划 。
学校对试点工作的高度重视打开了聚合资源的大门 。 专家团队、优势企业、学校各相关部门 , 所有的“孤岛”在统一目标的指引和部署规划下逐渐打通 。
——资金如何保障?学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 , 使用财政部改善基本教学条件配套资金 , 集中力量自筹资金进行智能教室改造 。 同时吸引人工智能企业投入 ,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智能教室 , 先后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建设经费 , 有效支撑了试点项目软硬件建设 。
——团队如何打造?领导班子抓 , 技术中心干 , 党办、校办、财务、人事、教师发展中心等精干团队通力合作 , 使目标计划稳步落地 。
——工作如何推进?早年的经验积累功不可没 。 北外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远程教育 , 具有搭载网络教学环境的丰富经验 , 承担了试点工作中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平台的建设工作 , 参与了学校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 借助已有的基础 , 充分保障试点工作部署快、推进实、成效好 。
——资源如何利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外研在线作为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主体 , 成功研发了外语口语、写作智能教学平台以及凸显外语学科特色的智能教室与VR实训室 , 使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应用到课堂 , 引领课堂教学革命 。
资金到位了 , 执行人有了 , 建立实施试点工作的窗口就打开了 。 “让教师感知到技术的发展 , 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是推进工作的外部条件 。 ”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说 。
观念培养
重塑教师教育理念
台子搭好了 , 没人唱戏可不行 。 徐丽莉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教师 。
谈及使用智能教室的感受 , 徐丽莉老师打开了话匣子 。 她向采访人员展示电子白板板书的各种功能 , 之后将板书内容一键保存下来并生成二维码 。 “这样一来 , 同学们就能通过扫二维码将板书内容直接带走 。 ”徐丽莉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