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备课抓起 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 二 )

其次 , 作业管理 , “理”什么?
立足对象 , 理清作业层次 。 同一班级内 , 学生性格、学力、作业速度都有不同 。 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 设置层级目标 , 精心设计作业清单 , 实施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作业 。
比如 , 教师可设置每日作业菜单 , A类为基础题 , B类为综合题 , C类为荣誉题 。 全体学生在完成A类题的基础上 , 可挑战B类难度 ,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再挑战C类题 。 教师可同步设立积分奖励制度 ,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 , 超越自我 。 对学业不佳的学生 , 可尝试弹性作业 , 比如原本基础题有3题 , 教师可在其中增加1至2道同类题 , 允许同类题型只选做1题 , 在总数为4—5题的基础题中完成3题即可 , 用这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 , 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 , 让每个学生不断跨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 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愉悦、自由的发展 。
立足思维 , 理出进阶程序 。 作业并非为了完成而完成 , 它背后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和心理品质 。 所以 , 带动作业改革、深化减负提质的根本 , 是要将作业任务聚焦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 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 进一步考查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要善于将知识点放到一个知识体系之中 , 与前移知识、后续知识、关联知识甚至相反概念联系起来 , 形成项目化学习 , 并根据时间需要 , 为学生设定常规作业、单元作业以及长周期作业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形成良好的学习场域 。
立足需求 , 理顺多元选择 。 “五项管理”及“双减”政策的落地 , 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基于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需求 , 决不能将作业内容单一聚焦在语文、数学等知识学科 , 要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在学科作业之外 , 教师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 , 与学生共同完成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 , 如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劳动实践、艺术欣赏、科技创新等 。 教师也要获取家长的助力 , 引导学生在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 坚持体育锻炼 , 形成良好的艺术欣赏习惯 。 同时激励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 , 增强责任担当与社会交往能力 。 依据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 教师可为其量身定制作业 , 精准解决学生实际难题 。 在多元化作业进程到达一个周期后 , 学校可为学生搭建画展、音乐会等展示平台 ,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22日第5版
作者:虞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