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秦春华: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从中美教育的两个悖论谈起( 二 )


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 ,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 , 等等 。 凡此种种 , 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
从比较的角度看 , 关于教育的目的 , 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社会——和美国的教育似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
以科举制的终结为分水岭 , 中国教育史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
古代中国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社会和人生的伦理学训练 。 教育固然有其功利化的一面:“学会文武艺 , 卖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 , 等等;但另一方面 , 教育也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经典的经书来完善自己的道德 , 管理家族和宗族事务 , 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天下苍生 。
这一点在《礼记·大学》里表达得非常清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 先致其知 , 致知在格物 。 物格而后知至 , 知至而后意诚 , 意诚而后心正 , 心正而后身修 , 身修而后家齐 , 家齐而后国治 , 国治而后天下平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后一种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教育甚至远远超过了它的功利性 。 因此 , 即使在晚明和晚清政治社会极度腐败的情况下 , 依然有不少杰出的知识分子恪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 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下维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脉 。
科举制废除之后 ,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颠覆性变革 , 中国教育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 , 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语言、学制和评估体系 。 20世纪50年代全面转向苏联教育模式仍然没有脱离这一历史进程 , 只不过是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发生了转换而已 。 到了20世纪80年代 , 中国教育再度转向以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为对象的借鉴和学习 。
这一源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教育体系尤其强调功利性的一面 , 即教育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种问题而存在的:教育为了救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工具和基础 , 等等 。 到了当代 , 教育更加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些“有用”的技能 , 使他们能够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 , 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 进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 。 如果教育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 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渐渐开始抬头的思想根源 。
03
美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美国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或好的公民 。 它也有功利性的一面 , 但其功利性不肯直接示人 , 而是附着在教育背后的产物 。 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 , 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 。 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 , 也依然把提高本州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 。 因此 , 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 , 在教育领域却非常“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 , 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 , 如历史、哲学 , 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 , 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
实际上 , 美国学生之所以基础差 , 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 。 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 , 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 , 教师就是“接生婆” , 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 。 也就是说 , 他们认为 , 知识非他人所能传授 , 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