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秦春华: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从中美教育的两个悖论谈起( 三 )


所以 , 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 , 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 教师通常只在最后提纲挈领地把知识点做一总结而已 。 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 , 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 。 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 学生在此过程中 , 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 。 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 , 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 , 不仅终身难以忘记 , 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
与之相比 , 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 , 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 , 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 , 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 。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是有效的 , 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而言 , 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 , 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 , 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 。
04
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方式出发 , 中国和美国关于“教育有效性”的理解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 , 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 。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 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 , 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 。 目前 , 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 。 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 , 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 。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 , 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 教育提供给人们的 , 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 , 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 。
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 下决心通过大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 。 然而 , 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简单理解和忧虑以及缺乏信任度的社会文化心理 , 都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过程中对“选拔进程的负责度与选择结果的公正性”的非理性追求 , 进而加大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可能削弱改革的效果 。
此外 , 正如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一样 , 学生所具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化为提供创新思想的源泉和支撑 , 也是中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挑战 。
对于美国而言 , “诱导性接生教育”固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 , 即容易忽视对于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扎实训练 , 由此导致美国学生普遍在数学和其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不佳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 美国教育界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 并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改善 。 比如 , 众所周知的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就是为了提高美国高中课程的严谨性而创造出来的新体系;再比如 ,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已经影响到大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 迫使许多顶尖大学不得不提供短期强化课程对新生进行“补课”;还比如 ,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推广的STEM(SCIENCE , TECHNOLOGY ,ENGINEER & MATH , 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体系 , 更是在国家层面上力求强化美国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的重要举措 , 等等 。
面对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挑战 , 许多美国教育界的领导者忧心忡忡 , 呼吁美国应当建立一个更严格的教育体系来培养更多的熟练劳动者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 于是 ,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 , 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