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双减"后,博物馆如何释放潜能:打造终身学习的课堂( 二 )


当下,博物馆主题是青少年研学游选择的重点和热点 。10月4日,朱慧带着女儿,和其他10个家庭组成了“科学探奇小分队”,来到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 。鳄鱼为什么会流泪?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骆驼的驼峰里面究竟装着什么?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通过直观而有趣味的生物塑化展品,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仅在国庆期间,博物馆就推出了“梦蝶飞舞-蝴蝶贺卡/书签DIY”“解剖珍珠蚌之寻找掌上明珠”“解剖小龙虾之探秘节肢动物王国”“动物写生记”等丰富多彩的生物课程活动 。
“‘参观+体验’这种定制版的研学课程,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所有物种都是平等的 。博物馆不仅讲解全部免费,而且讲解员具备专业功底,知识面宽泛,善于引导孩子 。小众博物馆如果都能在做精做深上下功夫,完全不输大型博物馆 。”朱慧告诉采访人员 。
博物馆与学校联手,博物馆课程形成广覆盖趋势
“博物馆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在学校教育不能覆盖的领域、国家课程不能到达的地方,让青少年欣赏、感悟、参与、探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它们是第二课堂,是精神家园 。”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王旦认为,因此,博物馆要能够开发出各类适合青少年的课程,成为情境教学的大课堂 。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台《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 。
“双减”政策下,“意见”的重要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凸显 。面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博物馆一面从内部着手,改变展陈方式,打造终身学习的课堂;一面主动走出去,让博物馆课程尽可能在区域内学校形成广覆盖 。
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率先开展博物馆“种子教师”培训 。契机始于2016年,博物院推出临展“法老王”,这是一个古埃及文化和汉代文化交互的展览 。如何让青少年在这样的优质展览上获得更多知识?南京博物院归纳出“成语故事和语文学科的结合”等相关专题,把展览中的知识给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形成了课程单 。学校教师在专题培训中获得很多教学资源,并把这些课案、课件通过班级主题活动等途径传播给学生 。
良性循环中,南京博物院的博物馆课程逐步被纳入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常态化培训课程,解决了现有情况下单靠博物馆工作人员难以覆盖区域内所有学校的难题 。2016年至今,南京博物院共培训“种子教师”超过9000人次,南京市很多中小学开设了成体系的博物馆课程 。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在几年前就尝试开设博物馆课程 。“学校在南京博物院的专业指导下经常举办微型展览,并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以展览大纲为主线,融合了美术、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知识,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逐渐由碎片走向结构化 。”岱山实验小学校长郭卫星告诉采访人员 。“双减”后,学校将基于博物馆资源多开发一些项目课程,增加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博物馆学习的频次 。
苏州市姑苏区是吴文化集萃之地 。姑苏区组织专家团队精心编写了一套“姑苏地方文化校园读本系列丛书”——《姑苏符号》,其中《苏州博物馆》专辑专门介绍苏州的各种博物馆 。姑苏区各校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苏州博物馆》这一读本,与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昆曲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等开展互联共建,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学习课程与项目,引领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博物馆资源对家乡传统文化进行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