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谐同教育”:共生的美好样态

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建校短短六年 , 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 建立了丰富且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 , 并带动了一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 校长陈加仓说 , 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开放的办学格局 , 于内于外都尽量求同存异 , 在尊重各方差异的基础上强调相互尊重、相互依存 , 让校内的各个群体之间、学校与外部的教育资源之间都形成彼此紧密互利的融合共生关系 。
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牢不可破的梦想 , 因此我们提出了“谐同教育” 。 谐同教育 , 不仅要寻找各方的共同点 , 更要让各方学会求同存异 , 保留各自的特点 。 我们提倡各方都要尊重差异 , 更加强调相互依存、相互尊重 , 形成彼此紧密互利的融合共生关系 。 协同是谐同的形态 , 和谐是谐同的本质 。
开放的办学格局 , 需要内外的融通 。 于内 , 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须配合得当、和睦协调;于外 , 需要学校、家庭、高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步育人 。
境脉共生:在广阔真实的时空中学习
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 , 是学校迅速发展的关键 。
作为一所新学校 , 如何做适合自己的课程?游历大学城后 , 全新的教育资源打开了我的思路——依托大学城丰富的教育资源 , 在独一无二的学习环境中创生独特的课程体系 , 让学生在广阔真实的时空中学习 。
2015年 , 我们提出了“大境脉课程”概念 。 从三级课程的结构上分析 , “大”——优育国家课程 , 即在课程体系占比最大的国家课程上做大做强关键学科的核心素养;“境”——境化地方课程 , 即就地优化乡土资源、大学城资源以及学习产生的各种情境;“脉”——脉动校本课程 , 即寻找国家、地方、校本三大课程的脉络 , 生发、联系、优化 , 进行校本化改造 。
我们充分挖掘大学城场馆资源以及地域文化资源 , 筛选了“24馆”作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场所 , 如人体馆、百草园、发绣馆、民俗馆、工程实训基地、瓯柑园、杨梅园等 。 记得第一次组织学生参观人体馆 , 活动前我心里没有把握——在我固有的观念中 , 人体馆就是“尸体馆” 。 第一次外出活动 , 怎么参观“尸体馆”?我有点后悔当初草率的决定 。 但现场参观却让我震撼——我长这么大了 , 竟然还不了解“自己” , 这回算是长见识了 。 参观过程中 , 我问一个二年级小女孩:参观人体馆 , 害怕吗?她的回答让我惊讶:“我一点也不害怕 , 我真想把体内的器官吐出来看一看长什么样 , 然后再洗干净放回去!”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 这样的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 , 这次难得的经历对学生、对我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回忆 , 这不正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吗——“创每个孩子回味一生的教育” 。
原以为我们的校园就是孩子学习的全部资源 , 后来我发现 , 整个大学城也是孩子学习的空间和资源 , 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 。 由此 , 学校逐步形成了“24品”课程群 , 如“24德”“24卷”“24画”等 。
学科整合:当教学打破学科界限之后
2017年11月 , 在首届长三角名师成长论坛之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上 , 我听了一节由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美术等5位老师共同执教的主题式多学科整合课《最后一片叶子》 , 两个多小时的长课将各学科知识融合渗透 , 形式新颖 , 内容感人 。 这节主题式多学科整合课与我校大境脉课程体系很契合 , 强调让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 , 均有着“大学科观” , 我决定回去后立即组织教师开始实践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