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6个策略送给教师( 四 )


师:小球冲不到原来下落的高度,说明机械能应该是减少了,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
生:是阻力的缘故 。
师:如果我们在离心轨道的斜直轨道上增加阻力 , 比如铺一条手绢 , 会发生什么?大家来看一下 。
生:小球冲上轨道的高度又变小了 。
师: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 动能是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 , 势能是重力或弹力做的功 , 那么没有其他作用力代表什么?
生:其他力不做功 。
师:也就是说 , 在没有其他力做功的条件下 , 机械能总量不变 , 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
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 , 这些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从演示实验逐步引导至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从较深刻的直观印象转化为间接“推理”,明确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的来龙去脉 。

教具|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6个策略送给教师
文章图片

这种利用逻辑推理又辅以直观形象的提问方式,能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
应用比较分类,创设问题情境 对事物进行辨别和分类是学习的基础 , 而辨别是分类的前提 , 也是学习更高水平知识的基础 。
要学会辨别知识,首先要将知识进行对比,区分知识之间的异同,并根据知识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分类汇总 。

教具|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6个策略送给教师
文章图片

概念的辨别与分类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中小学课堂中涉及的知识类型中有许多是概念的学习,或者与概念学习相关的其他知识类型的学习 。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或需要进行比较的问题群 , 让学生从捉摸不透、无所适从中进入思维的亢奋状态,通过分析比较,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共性和本质区别 。

教具|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6个策略送给教师
文章图片

例如在一些相似的概念中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辨别 , 学生通过对这些易混淆问题的辨析比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有关的概念 , 还从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 解决问题 。
案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片段
师:最近神探狄仁杰比较迷惑 ,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
PPT呈现:狄仁杰的迷惑 。
元芳:大人 , 怎么了?
狄仁杰:不觉得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了吗?元芳,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个问题 , 你怎么看?
元芳:这个问题......我解释不了 。
狄仁杰:元芳,还有,雕像上面的这把铁刀放久了质量增加,你怎么看?
元芳:回大人 , 这个问题,我还是不知道 。 不知道现场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师:你们怎么看?要想帮狄仁杰解开这些迷惑 , 答案就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中 。 那现在 ,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狄仁杰的迷惑 。 第一,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轻呢?那这里,蜡烛燃烧是一个什么变化?
生(齐答):化学变化 。
师:很好 。 铁刀放置在雕像上面后铁会生锈,这个过程又是一个什么变化呢?
生(齐答):化学变化 。
师:也是一个化学变化 。 那奇怪了 , 一个经过化学变化后质量增加 , 一个经过化学变化后质量减轻了 , 那到底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一个关系呢?你们猜一下,它们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1:相等 。
生2:变大 。
生3:变小 。
教师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设置同属于化学反应的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变化的情境 , 提出一系列问题 , 让学生思考探究 。 学生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