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大教授王立铭:如何科学地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四 )
原来 , 作者的儿子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疾病 。 在他创作这组漫画的时候 , 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我不知道 。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 , 我们必将知道 , 我们必须知道 。
带着这句回答 ,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 , 我们离开了神话和宗教编织的舒适摇篮 , 放弃了不可知论和道德感能带给我们的精神满足 , 我们开始过得胆战心惊 , 我们一次又一次承认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
但是 , 这仍然是唯一一种能够让我们获得全新的知识 , 并且用它去改变自己和世界的办法 。
文章图片
一个科学家奶爸
关于“为什么”的回答
好了 , 让我们把视线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 。 面对孩子们喋喋不休的“为什么” , 科学家奶爸式的回答是什么样的呢?这里分享的是我的个人经验 。
1. 承认无知
很多爸爸妈妈在回答宝宝问题的时候 , 会尽可能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 如果自己不知道 , 还会在互联网上、书本里找 , 希望能解答宝宝心中的困惑 。
但是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 , 只要不停地追问“为什么” , 或早或晚 , 一个好奇宝宝就会触及人类知识的边界 。 而且请相信我 , 这个边界会到来的非常快 。
人类目前的知识体系还是相当粗陋狭窄的 。 就算是像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烧为什么会觉得冷?人类为什么会有头发?这些看起来每个宝宝都会问的问题 , 真追求起来 , 我们还真没有什么非常可靠的答案!
【科学|浙大教授王立铭:如何科学地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承认自己的无知 , 承认整个人类的无知 , 正好是探索和发现的原动力 。
哪怕是真的要从书本或者互联网上寻找答案 , 何妨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呢?这样对他们来说 , 答案并非从天而降 , 也不是来自某个无所不能的先知 , 而是 跟从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从“不知道”走向“知道” 。
2. 提出想法
还有 , 别轻易给出答案 , 哪怕这个答案在你看来非常浅易 。
你一定不希望 , 在孩子心目中或多或少扮演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终极权威或者上帝的角色吧?
我们说过 ,科学式的问答本质上是一个承认不知道→宣称知道→怀疑和检验知道→进一步知道的过程 。
和自己的孩子做做这样的游戏是件挺有智力挑战的事情 。
有时候不妨反问一句 , “你觉得为什么呢?”相信我 , 你会听到许多匪夷所思的回答 。 比如:
Q:“为什么天是蓝的啊?”
A:“因为地球外面套着一个蓝色气球 。 ”
Q:“为什么水会结冰啊?”
A:“人冷了会冻僵的 。 水也冻僵了 。 ”
在感受童言无忌的同时 ,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想这些脑洞大开的回答背后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
3. 怀疑和检验想法
最后一条呢 , 在合适的场合 , 也许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 , 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怀疑和检验的工作 。
当然 , 这不是建议大家都去装备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 。这项工作完全可以是纯思维的 。
比如说 , 对于“眼睛为什么能看到东西?”这个问题 , 如果我们猜测一个“也许是因为眼睛能发光照亮东西”的答案 , 那么一个简单的推理就可以推翻它:既然如此 , 那么在一间窗帘紧闭没有灯光的房间里我也应该能看到东西啊?
这项工作当然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 。
比如 , 如果我们真的想看看“吃糖为什么会长细菌” ,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简单的小实验 。 恰好最近我和女儿就动手做了这么个小实验 。
推荐阅读
- 条例|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有区别吗
- 材料科学|全国只有26所!这些以省命名的大学,到底有多强?
- 科学|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 图片|L1-L6学而思寒假科学课,入口已开启!
- 翻译|“天才”金晓宇已回家继续写作,复旦教授:值得佩服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ESI我国院校排名更新,清北无缘榜首,华中大和武大排名下降
- 中国科学院大学|双非大学备受清北毕业生青睐,推免生5成来自985,7成毕业于211
-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大:“教的好”也可评教授
- 合肥|北大教授:智商达不到110,不要幻想考上北大,去了也读不下来
- 分流|“读技校就是没出息”,某教授谈技校生未来,忠言逆耳,太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