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李希贵:一所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学校,需要一双“无形的手”

来源:优教育
正文共4600字 , 阅读时长12分钟

部门|李希贵:一所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学校,需要一双“无形的手”
文章图片

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 “面向全体学生”既适应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 也符合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所要求的教育公平原则 。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中 , “面向全体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
然而 , 对于学校的管理者 ,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学校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 ,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曾经主导北京十一学校改革的李希贵认为 , 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 , 让选择在“市场教育”中成为一只无形的手 , 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
1.让学生自主选层 , 走班上课
在李希贵看来 ,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 打破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 , 在一些学科中实施以走班制为主要形式的分层次教学 , 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级走班上课 , 这可能是使教学有可能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有效途径 。
当今 , 我们的教育已经开始强调尊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 , 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方式 。 可是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中 , 不一样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里 , 学一样的内容 , 做一样的练习 , 考一样的试题 , 怎么能面向每一位学生?
李希贵认为 ,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 , 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 。 这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到落实 。
李希贵曾经在一所初中学校的三个年级六个学科进行过走班制的教改实验 , 他高兴地看到学生们在自主选择的课堂里 , 充满着高度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
“这说明有了选择 , 才有了属于学生自己的起点;有了选择 , 才有了动力;有了选择 , 也就有了责任 。 ”
但与此同时 , 对于教师来说 , 学生走班则带来现实的压力 。 在学生的选择面前 , 新型师生关系开始形成 , 调整教学关系成为老师们面临的全新课题 。
2.破解“转班”难题
不少家长常常慨叹:转班为何比转学还难!至今 , 我们的学生还在恪守一个不变的规矩:“你可以转学 , 但不能转班 。 ”为什么?
一个理由是怕教师难堪 , 班里的学生不时地转走 , 对教师是很大的遗憾 。 可这个刺激可能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呢?李希贵认为 , 带给教师的应该是自我反思 。 不要怕教师难堪 , 因为难堪过后会诞生一个全新的教师 。
另一个理由是怕一旦“开禁” , 学生纷纷转班 , 学校的正常秩序难以维持 。 诚然 , 学校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 学生一有不适就转班 , 将来怎么适应社会?在李希贵看来 , 这无须担心 ,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 ,尊重学生的选择 , 学生反而理智地对待选择的机会 , 只要我们略加引导 , 学生远比我们想象的理智得多 。 让转班“开禁” , 带给学校的将是管理上的全新理念 。
3.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导师
在充满选择的校园里 , 学生咨询制度将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制度 , 导师制就是这项制度的一个重要保证 。
李希贵认为 , 在导师制的学校里 ,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 , 带着数量不等的学生 , 就像大学老师带研究生一样 , 学生的开心和烦恼随时都可以与导师分享 。
谁来做自己的导师 , 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择、调换 。 对于教师来说 , 有多少学生选择你 , 将成为衡量导师业绩的重要依据 。 当然 , 如果没有多少学生选择你 , 对不起 , 你在职称聘任中肯定会大大丢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