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有滋有味的课程理论研究( 二 )


课程设置与实施看似很容易 , 但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多 。 教育的成效 , 一定程度上只能依托课程设置和实践来实现 。 比如你为什么设计这样的课程 , 反映出的是你对知识体系的架构思考 。 你所处的学校、地区、省份 , 甚至国家 ,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课程 , 理论依据是什么 , 成效又如何?这是个系统化的问题 。 但这个系统化的问题也是源于实践的 , 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 。 作者在课程设计的维度上思考 , 探究了“范围”“次序”“连续性”“整合”“连接”“平衡”等 , 这些探究既是对原理的阐发 , 同时也是对实践的经验书写 , 对教育者来说 , 是可以拿来借鉴的 。
一些外国专家对于枯燥理论的阐发常常有可爱之处 , 他们讲中国历史理论某种意义上比国内学者讲得要好 。 一套“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 , 读来就是有滋有味 , 这里除了他们俏皮的叙述外 , 还有作者对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 。 叙述中 , 他们常常将不同学科加以比较分析 , 让原本单一的理论阐发变得生动有趣 。 比如课程设置 , 涉及哲学基础 , 在教育思想者约翰·杜威看来 , 哲学也许可以定义为普通的教育理论 , 哲学的任务是为学校的方向和方法提供框架 , 或者说 , 课程就是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呈现方式 。 本书作者 , 在阐发这些教育理论时 , 看似在谈教育 , 但又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纳入其中 , 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
教育理论的认识探索是个系统化的过程 ,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 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复杂的工作 , 认识探究都有个过程 , 这也是为什么在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究前赴后继 , 总是有学者孜孜以求 , 不断分享彼此的成果 。 这是教育的正向思考 , 也是值得赞许的 。 在这个过程中 , 调动不同学科的理论体悟、理论经验 , 都是教育科学理论探究的必然需要 , 课程理论认识探究也理当如此 。
在《课程》一书中 , 作者非常熟练地将不同学科融入其中 。 比如在讲述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时 , 作者阐发了“智商与出生次序”“智商与污染物”“智商与营养”“智商与兴奋剂”的关系 , 阐述了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点 , 这些阐述显然已经跳出为课程而课程的理论表达 , 而是将心理学与生命科学联系起来 , 让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更具广泛性 , 读者也定能收获学科融会贯通带来的叙述体验感 。
经典是能流传后世、经过历史积淀并不断焕发活力的 。 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出版以来 , 已再版七次的原因 。 作为课程教育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探究的理论著作 , 本书值得所有教育者研读 。
(作者系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编审)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0日第10版
作者:汤伏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