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靠名师、不拼生源,这所乡村学校让我们看到教育“突围”的可能( 三 )


课程的设计者和主讲老师则由学校的郅伟男老师担任 , 他是音乐教育科班出身 , 在此之前 , 还从没见过做豆腐的完整工序 。 但是在和杨坤全合作以后 , 他在“豆腐”这个自己以前全然不了解的课题下 , 设计了一套项目制的特色课 。
在正式上课前 , 杨坤全看了一遍郅伟男的课程指南 , 他没想到一门简单的“豆腐课”竟然还涉及到数学、科学、经济学等等科目的内容 。 这让杨坤全困惑不已 , 但郅伟男却让他放宽心:“您放宽心教孩子们做豆腐的技能 , 其他我来负责 。 ”
“豆腐课”就这样开课了 。
工坊里一共有三个主操作台 , 可以用来完成磨豆子、点豆花做豆腐和做油豆皮三道工序 。 孩子们自行分组 , 按照不同的操作小组站好 。 每节课 , 先由郅伟男给孩子们介绍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和后续思考问题 , 再由杨坤全主讲实操的方法 。

乡村|不靠名师、不拼生源,这所乡村学校让我们看到教育“突围”的可能
文章图片

数学是“豆腐课”上最明显“被学习”的内容 。 磨豆腐是黄豆和水的调和 , 不同的比例都会影响最后豆腐的成功与否 , 以及品质 。 因此 , 孩子们要想磨好豆腐 , 就必须计算好黄豆和水的比例 。
虽然数学课上还没正式学过 , 但孩子们为了成功磨豆腐 , 都对学数学变得饶有兴致 。 这个问题涉及到百分数的内容 , 在课标要求里是六年级的内容 , 但上过“豆腐课”的孩子都能提前学会 。
除了百分数 , 孩子们还了解了重量单位的换算 , 学会了使用仪器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度 。 这些内容 , 放在课上由老师讲 , 孩子们不一定有多大的兴趣 , 但是他们做着豆腐 , 就自发地想要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

乡村|不靠名师、不拼生源,这所乡村学校让我们看到教育“突围”的可能
文章图片

这也让杨坤全大受启发 , 原来做豆腐真的能让孩子们主动去思考和学习更多内容 。 他也慢慢学会在教孩子做豆腐的时候 , 带上一点“教学”思路 。
有一次 , 他带着孩子们做豆腐乳 , 很自然地就问道:“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一大块豆腐乳可以切割成几个等分的小块?每块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呢?”
渐渐地 , “豆腐课”的课程设计由郅伟男独立完成 , 过渡到了和杨坤全共同策划 。 杨坤全凭借多年的经验 , 提出了很多在做豆腐的过程中 , 会遇到的真实问题 。 有时候 , 甚至比郅伟男设计的问题更加自然 。
会做还会卖 , 能解决真实的问题 ,才算上好了课
往常见到的特色课程 , 往往设计到孩子学会整个流程就结束了 。 但是这在九小 , 只能算完成了一半的内容 , 孩子们要能解决真实的问题 , 才算学有所成 。
和老师、孩子们熟络以后 , 杨坤全也道出自己面临的困难:自己经营的豆腐坊 , 在销售环节遇到了难题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好豆腐卖不出去了 。
很快 , 这个难题变成了上“豆腐课”的孩子们的课题:怎么把豆腐卖出去?
光是学了科学知识 , 知道豆腐怎么磨出来的还远远不够 。 孩子们现在又多了更多要锻炼的技能 。 孩子们认认真真地把卖豆腐的思路做成了思维导图 , 贴在白板上:

1. 确定浆水豆腐销售渠道
2. 建立豆腐营销产业链
3. 营销产业优化
4. 扩大市场
最基本的就是运用数学知识 , 来计算自己磨豆腐的成本 , 以及制定定价;然后就是学习语文 , 为自己的豆腐写广告 , 以吸引更多客户 。

乡村|不靠名师、不拼生源,这所乡村学校让我们看到教育“突围”的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