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大手牵小手 城乡教育齐步走( 二 )


在喜雨小学,随处可见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的元素:校园内的指示牌上,全都绘有象征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三融文化”的融娃;教师墙上,张贴有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三名老师的照片;会议室内,写着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为孩子们幸福、优秀的人生奠基”的校训……
我们到达时,正值上课时间,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在校园里回荡,传到广袤的乡村间,这也是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老师带来的新面貌。
今年9月,音乐老师侯琨由城入村,这是喜雨小学第一次正式开设音乐课程,这些乡村孩子们的音乐之旅便由此开始。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把歌学会,只是想教给孩子们一种音乐学习和鉴赏的能力,这能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侯琨说,不同于城里孩子时常接受的艺术特长培训,这里的孩子在音乐方面都是零基础,全校各年级的音乐课进度条都是一致。侯琨在选择教学曲子时,都是选择旋律简单、孩子们感兴趣的曲子,循序渐进地给学生传授乐理知识。
“一开始我还担心乡村学校没有电子琴,还想着从万境搬一台过来。”到了喜雨后,侯琨发现,之前都是瞎操心,这里不仅配备有电子琴,多媒体室还有一架钢琴。这些教学设备,喜雨小学早在去年便已配备。
身兼少先队辅导员的侯琨,还负责孩子们德育方面的培养。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状态,侯琨会对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进行不定时家访。
但对侯琨来说,家访也不是件易事。
“以前的孩子,几乎都是住在学校的周边小区,一次走上几户都不难;但在这里,就算是拿着家长发来的定位,也不一定找得到。”在侯琨的记忆里,几乎每次在喜雨小学的家访,都得是沿着乡村小道,见到村民就下车询问。即使是最后的“一公里”,也得经过多次上下车后,才能到达。

城乡|大手牵小手 城乡教育齐步走
文章插图

正在喜雨小学教授音课的陈茜。人民网 李芳森摄
陈茜,也是今年像侯琨一样来到喜雨小学支教的英语老师。相对于城里学校,乡村学校对于孩子的英语教育更为薄弱些,这便给陈茜的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
“孩子要重新适应老师,老师要重新了解学生,这些都是难题。”来到喜雨小学授课3个月的陈茜说道,面对基础更薄弱的孩子们,教学要求和方式都得改变,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备课。
来到喜雨之后,让陈茜一改之前对乡村学校的印象:“我本以为一只粉笔、一张黑板,就得教完所有课;没想到教室里还有一体机配备,学校设施条件齐全,教学用具一应俱全。”
想问问两位老师在喜雨小学的教学成果,当在课堂里听到师生间熟练的英语对话,学生们在课间相互表演的口琴吹奏。这,应该就是学生代他们给出的最佳答案。

城乡|大手牵小手 城乡教育齐步走
文章插图

如今小巧精美的喜雨小学。人民网 李芳森摄
融合
城市小学有了个乡村分校
“这些年,学校教学队伍规范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更紧密了;办学条件改善,校舍翻新,设备设施齐全,完全不亚于城区,这里的孩子们还是很幸福的。”有着24年乡村学校工作经历的喜雨小学校长龚雨顺,谈及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的帮助,便停不下来。
龚雨顺说,以前师资匮乏,任课老师都是先满足语、数、英课程的正常授课,再兼任其他课程;音、体、美课程基本都是形式上的,没有专业老师上课。“现在不同了,现在音乐课有琴声,美术课有欢笑,还能学习国画、手工、创意美术等。孩子们现在最喜欢的就是音乐、美术课。”

推荐阅读